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魏方泉·其一》
《哀魏方泉·其一》全文
宋 / 武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每见中吴士,多称太守贤。

一毫无暴政,千里乐丰年。

心醉西楼月,身飞北阙天。

那知人事异,梦绝柳桥边。

(0)
翻译
每次见到吴地的人,常常称赞太守的贤能。
他丝毫没有苛政,所管辖的地方百姓享受着丰收的年景。
他的心灵沉醉在西楼的月色中,仿佛身体飞翔在朝廷的天空。
谁能想到世事变迁,我在梦中却在柳桥边断绝了相逢。
注释
中吴士:吴地的人。
太守:地方长官。
暴政:严苛的统治。
丰年:丰收之年。
心醉:心灵陶醉。
西楼月:西楼的月色。
北阙天:朝廷的象征,指仕途。
人事异:世事变迁。
梦绝:梦中的缘分断绝。
柳桥边:可能指某个有特殊情感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武衍所作的《哀魏方泉(其一)》。从诗句内容来看,它主要描绘了对一位太守的赞美和怀念。首句“每见中吴士,多称太守贤”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太守的普遍赞誉,认为他德行出众。接着,“一毫无暴政,千里乐丰年”具体描述了太守治理有方,使得地方安宁,百姓丰收,展现出他的仁政和才能。

“心醉西楼月,身飞北阙天”这两句通过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太守高尚情操的仰慕,仿佛他的心灵沉浸在皎洁的月光下,象征着他的清廉和理想追求,而“身飞北阙天”则暗示他可能已经离开人世,升入朝廷,实现了某种精神上的超越。

最后两句“那知人事异,梦绝柳桥边”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感叹人事变迁,太守的美好形象只能在梦中再见于那柳桥边,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赞颂太守的贤明和政绩为主线,融入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武衍
朝代:宋   字:朝宗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南堂八绝句·其七

倦来支策立阶除,深喜官居似隐居。

寒日西流报衙鼓,纷纷清影上图书。

(0)

元夕席上食柑子

契阔吴门千里,栖迟颍水三年。

臈炬光中气味,洞庭波上风烟。

(0)

次韵世美简别乘喜雨

一勺龙泉甫到城,滂沱疑是泻南溟。

枣心正为斯民赤,菜色宁忧异日青。

击壤田家方自得,掷金诗轴已交形。

病来无复高阳兴,宴喜空烦置醁醽。

(0)

寄濠州陶户曹

台枕长淮耸半空,登临应得古人风。

水天上下碧无际,莫获观鱼与子同。

(0)

次韵和端夫游谷隐

我生泉石中,清赏殊不足。

得官汉上来,邂逅亦溪谷。

他时长安尘,用此尘外赎。

城南百馀里,洒落自风俗。

招提密相忘,一一俨西竺。

缅维作者谋,永集荆楚福。

兴国最佳胜,千柱列岩屋。

前疏白马泉,后据双凤麓。

衲衣拥云外,拄杖倚藤竹。

天龙咫尺耳,入户体生粟。

谁为逢氏迷,不复枨也欲。

落英无再红,秀发岂常绿。

共将香火心,稽首千手目。

老僧独何为,瞬我掣电速。

已矣勿重言,良药反成毒。

(0)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其三

岩廊拱真人,妙与天地参。

政教似寒暑,岂罪樵夫谈。

木铎久不振,相府方潭潭。

公子饱见闻,归献北斗南。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