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二》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

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0)
翻译
树枝上稀疏的花朵,地上却繁多,令人不忍心看到红色的花瓣飘落在墙头。
那些风流倜傥的官员,才华横溢,趁着夜晚归来,打算在西园中手持蜡烛游玩。
注释
枝上:指树上的花朵。
稀疏:不密集,稀少。
地上:地面上。
稠:多而密。
红糁:红色的花瓣。
落:落下。
墙头:墙的顶部。
风流别乘:风流潇洒的官员或贵族。
多才思:富有才华和思想。
归趁:归来时趁机。
西园:园林或私人花园。
秉烛游:手持蜡烛夜游。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枝上稀疏地上稠"描绘了一幅秋季枫叶由树枝上稀少到地面上的密集变化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刻画,也隐喻了人世间的事物和情感都在不断变化中。"忍看红糁落墙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变迁的无奈与哀愍,枫叶如同过眼云烟般逝去,让人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趋西园秉烛游"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心境。在这里,"风流别乘"指的是诗人特有的文笔和情怀,而"多才思"则表明诗人内心的丰富想象力与才华。"归趋西园秉烛游"则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手持蜡烛,漫步于西园之中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闲适自得,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界生动描绘和内心世界深刻表达,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艺术风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其一

国佐三公进,师臣一品归。

接宾忘素贵,还绶远危机。

忆奉追尊册,当观副辂旂。

生荣人莫及,无恨掩泉扉。

(0)

山光寺

古桥经废寺,苍藓旧离宫。

柏殿秋阴冷,莲堂暮色空。

鸟啼山蔼里,僧语竹林中。

寂寞芜城近,萧萧牧笛风。

(0)

下赤山岭过渡至石子涧别施八评事

三年守庐次,两回来涧边。

临塘爱鱼乐,近竹见人贤。

今我西归日,逢君小隐年。

重将车马去,惊起野鸥眠。

(0)

十月晦梦游嵩山明日访宋中道见次道寄宿岳寺

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

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

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

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

(0)

十五日雪三首·其三

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

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

官车犹戴炭,抱鹊不离窠。

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

(0)

献甫过

几树桃花夹竹开,阮家闾巷长春苔。

启扉索马送客出,忽觉青红入眼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