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示同人》
《留示同人》全文
清 / 金朝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梅花著色未求工,耐得孤寒质不同。

谁把春光先泄漏,可将消息问东风。

(0)
鉴赏

这首诗《留示同人》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品质和春天来临的期待。

首句“梅花著色未求工”,描绘了梅花不追求外在色彩的自然之美,强调其内在的纯净与高雅。梅花以其独特的颜色和形态,展现出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独特魅力,无需刻意修饰,自有一番风骨。

次句“耐得孤寒质不同”,进一步赞扬梅花能够在严冬中独立绽放,不畏寒冷,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坚韧品格。这不仅是对梅花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

第三句“谁把春光先泄漏”,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询问是谁提前透露了春天的信息。这里的“春光”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希望、新生和美好的开始。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最后一句“可将消息问东风”,则给出了答案——春风是传递春天消息的使者。诗人借助东风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同时也暗示了春风能带来温暖、生机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金朝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门生犹记凿龙登,载酒东堂命友朋。

终日清谈陪几杖,赤松况是坐禅僧。

(0)

花山村舍

潦退滩滩露,沙虚岸岸颓。

涧声穿竹去,云影过山来。

柳菌粘枝住,桑花共叶开。

庵庐少来往,门巷湿苍苔。

(0)

临江仙.九日登碧莲峰

涧碧山红粉烂漫,烟萝远映霜枫。

倚阑人在暮云东。遥天垂众壑,平地起孤峰。

大好家山重九日,尊前切莫匆匆。

黄花消息雁声中。寻芳须未晚,与客且携筇。

(0)

燕归梁·其二

屏里金炉帐外灯。掩春睡腾腾。绿云堆枕乱鬅鬙。

犹依约、那回曾。人生少有,相怜到老,宁不被天憎。

而今前事总无凭。空赢得、瘦棱棱。

(0)

渔家傲·其十七

九日欢游何处好。黄花万蕊雕阑绕。

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斜小。

落叶西园风袅袅。催秋老。丛边莫厌金尊倒。

(0)

答朱采捕蝗诗

捕蝗之术世所非,欲究此语兴于谁。

或云丰凶岁有数,天孽未可人力支。

或言蝗多不易捕,驱民入野践其畦。

因之奸吏恣贪扰,户到头敛无一遗。

蝗灾食苗民自苦,吏虐民苗皆被之。

吾嗟此语祗知一,不究其本论其皮。

驱虽不尽胜养患,昔人固已决不疑。

秉蟊投火况旧法,古之去恶犹如斯。

既多而捕诚未易,其失安在常由迟。

诜诜最说子孙众,为腹所孕多蜫蚳。

始生朝亩暮已顷,化一为百无根涯。

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饥。

高原下湿不知数,进退整若随金鼙。

嗟兹羽孽物共恶,不知造化其谁尸。

大凡万事悉如此,祸当早绝防其微。

蝇头出土不急捕,羽翼已就功难施。

只惊群飞自天下,不究生子由山陂。

官书立法空太峻,吏愚畏罚反自欺。

盖藏十不敢申一,上心虽恻何由知。

不如宽法择良令,告蝗不隐捕以时。

今苗因捕虽践死,明岁犹免为蝝菑。

吾尝捕蝗见其事,较以利害曾深思。

官钱二十买一斗,示以明信民争驰。

敛微成众在人力,顷刻露积如京坻。

乃知孽虫虽甚众,嫉恶苟锐无难为。

往时姚崇用此议,诚哉贤相得所宜。

因吟君赠广其说,为我持之告采诗。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