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临照众星回,大地英声贯耳雷。
四水中央蓬岛屹,五云直北玉楼开。
斐才稷下群英集,韵事山中宰相来。
此在吾东犹盛举,况今奇躅住燕台。
文昌临照众星回,大地英声贯耳雷。
四水中央蓬岛屹,五云直北玉楼开。
斐才稷下群英集,韵事山中宰相来。
此在吾东犹盛举,况今奇躅住燕台。
这首清代李敦夏的诗《上徐寿蘅侍郎》以文昌星为引,描绘了一幅壮观而人才济济的画面。首句“文昌临照众星回”,形象地展现了文昌星的光芒普照,使得群星仿佛都围绕其旋转,象征着智慧和文气的汇聚。接下来,“大地英声贯耳雷”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声威,如同雷鸣般震撼。
诗中“四水中央蓬岛屹”描绘了地理位置的特殊,蓬莱岛般的仙境屹立于四水之中,寓意着侍郎所在之地的非凡与尊贵。“五云直北玉楼开”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侍郎府邸的华美,犹如仙宫般令人向往。
“斐才稷下群英集”借用“稷下学宫”的典故,赞誉侍郎周围聚集了众多杰出的人才,显示出其地位的崇高和影响力。“韵事山中宰相来”则将侍郎比喻为山中宰相,暗示他在文坛的地位如同古代高官,行事风雅。
最后两句“此在吾东犹盛举,况今奇躅住燕台”,表达了诗人对侍郎在东方文化中心的尊崇,认为他的声名和活动在此地尤为显著,更不用说在今日燕京之地,他的非凡成就更是引人瞩目。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徐寿蘅侍郎的才华、地位和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清朝文人士大夫对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战韶阳,日光薄,朔风南来撼山岳。
梅关已碎淩江枯,斗大孤城竟谁托。
寒芒烛地狼星光,边声彻夜交锋铓。
老奴潜缒城竟覆,残兵散走如群羊。
虎头将军面如铁,义胆忠肝逾激烈。
仓惶巷战接短兵,三尺龙泉耀霜雪。
誓战死,无偷生,竟死不辱勤王名。
崖山猛士多如雨,谁似韶阳战有声。
人生穹壤间,随分安厥宜。
所贵在闻道,侈靡诚可嗤。
繄昔金谷园,繁华冠当时。
一旦变荒榛,千载令人悲。
钟均将门英,冲怀慕希夷。
大羹与玄酒,此味深自知。
克守武侯训,澹泊恒自持。
啜水胜饮醪,餐冰犹茹饴。
痛洗纨绮习,思效古人为。
勖哉慎所操,远大以为期。
迢迢五羊城,旧本百越地。
堂堂启雄藩,岭海一都会。
朝廷重方岳,选拜定勋贵。
维公闽之彦,素有廊庙器。
日侍禁闼中,直言无少避。
忠诚格宸衷,宠眷特殊异。
一朝奉明诏,出守方伯位。
足展经纶才,不负平昔志。
顾予忝朝行,久矣慕高义。
侧闻沐新恩,自觉喜忘寐。
伫看宣上德,惠泽洽南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