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三》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三》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偈颂

今古事茫茫,阴阳割昏晓。

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燕语雕梁,蛙鸣芳草。

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

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柈心,狼藉知多少。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月涧所作,名为《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三)》。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禅意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和生命之美的瞬间。

首句“今古事茫茫”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审视历史与现实,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变迁。接下来,“阴阳割昏晓”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昼夜更替的景象,隐喻着生命的起承转合,以及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碧露缀小桃,绿线垂堤柳”两句,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将露珠在桃花上的晶莹剔透与柳枝上嫩绿的线条描绘得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燕语雕梁,蛙鸣芳草”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燕子在雕梁上呢喃,青蛙在芳草间鸣叫,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自然界的和谐乐章,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钟声杂报声,大底大,小底小”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类社会的声音相融合,通过对比大小不同的声音,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平等共存的思考。

最后,“山僧见了,直得培增慎恼,一片涅槃心,狼藉知多少”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山僧的出现,代表了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领悟,他面对这一切,内心充满了敬畏与平静,仿佛达到了心灵的涅槃境界。然而,这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却在世间的纷扰中显得尤为珍贵与难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忆友怀野寺旧居

自嫌野性共人疏,忆向西林更结庐。

寄谢山阴许都讲,昨来频得远公书。

(0)

春日南游寄浙东许同年

孤帆处处宿,不问是谁家。

南国平芜远,东风细雨斜。

旅怀多寄酒,寒意欲留花。

更想前途去,茫茫沧海涯。

(0)

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

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

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

篷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

定看堂高后,斑衣灭泪痕。

(0)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酌献

八音具举,三寿既盥。洁兹宗彝,瑟彼圭瓒。

兰肴重错,椒醑飘散。降胙维城,永为藩翰。

(0)

童子山

童子山形也不孤,势疑高拱耸仙都。

云生石肘如擎帔,月到岩心似捧壶。

岂可绕坛操凤节,争教侍烛秉麟须。

桑田若更成东海,始肯随师化此躯。

(0)

登临川仙台观南亭

独倚危栏爱景晴,古松坛殿半阴横。

东山有路干云险,汝水无波到底清。

归洞斗龙收雨脚,拂檐行雁起秋声。

开襟正是忘机处,不觉疏钟遍郡城。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