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儿孙共十辈,何计给饘粥。
万事不如人,唯诗尚可读。
秋感二十篇,夜断朝复续。
开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儿孙共十辈,何计给饘粥。
万事不如人,唯诗尚可读。
秋感二十篇,夜断朝复续。
开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
诗中以深秋景象开篇,枫叶如火、橘子犹存绿意,营造出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天寒百骸痛"则透露出诗人对时事的感慨与哀伤,同时也反映了其孤独和无奈的心境。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六十岁的人生经历,其中充满了忧患和不幸,这也许是他放弃物质追求、隐居山林的一个原因。"惜此数竿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之情。
在家庭生活方面,尽管儿孙满堂,但诗人并没有过多的奢望,只希望能有简单的食物来维持生计。这反映出诗人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万事不如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个人力量有限的感慨,唯独文学创作——"唯诗尚可读",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多的秋日感怀之作。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自己在夜里断续写作,天亮后又继续这样的情景。"开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则是诗人用酒和音乐来调剂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享受,更透露了他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一种生活态度。
始焉气蓬勃,继焉兴萧瑟。
蓦地起风波,音响遽沈寂。
物故与生存,咨嗟惜离别。
弹指四三年,作者人七八。
其时我社中,千钧系一发。
缅想道咸时,江上编钜集。
书成未百年,一再遭兵燹。
存亡系苞桑,商量付敧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