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
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
郤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
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
郤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开篇“寻山客”指的是喜欢游历山林之人,"慢世人"则是说这种人与世俗追求快速成功、物质享受的人不同,他们更注重精神的宁静和满足。
"读书惟务静"强调了诗人阅读时追求内心的平和,不为外界干扰。"无褐不忧贫"则是说,只要不是穿着粗布衣(即贫穷),就不担心,这反映出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心态。
接下来的"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自然界的变化(春夏秋冬)和家畜的声音(鸡鸣),都成为了诗人生活的一部分,让人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最后,"郤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这里的“郤公”可能是指一位隐逸之士或者有道德的人物,而诗人将其视为知己,愿意与之建立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自足,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不仅是对个人隐逸生活的一种颂歌,也是对一种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髫龄失怙兴悲,门祚衰微,赖吾母总持内外,代严亲之抚养者有年,兼明师之教育者有年,孤露幸成人,方期作善降祥,苦节定能膺上寿;
壮岁谋生糊口,经营奔走,怅频番隔别庭闱,拟绰楔以请旌而未果,欲斑衣以舞彩而未果,蹉跎逾半世,从此终天抱恨,寸心无计报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