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武》
《阅武》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晨烟万突杂郊氛,遥逐肩舆阅一军。

云薄寒城旌外涌,江鸣远树坐中闻。

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

归路徐看衰柳色,似缘钲鼓片时欣。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阅武》描绘了一幅早春阅兵的生动画面。首句“晨烟万突杂郊氛”,通过晨雾弥漫的田野景象,烘托出阅兵的庄重气氛。接着,“遥逐肩舆阅一军”写诗人乘坐肩舆,远远地指挥检阅大军,显示出他的威严和统帅风范。

“云薄寒城旌外涌”描绘了旗帜在薄云中飘扬,如同波涛般涌动,增添了战场的壮丽气势。“江鸣远树坐中闻”则以江水的潺潺声和远处树木的摇曳,衬托出阅兵现场的宁静与宏大。

“人多猿臂堪擒敌,马或龙媒乍不群”运用比喻,赞美士兵们矫健如猿猴的手臂,以及骏马的神骏,暗示他们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归路徐看衰柳色”,阅兵结束后,诗人缓缓归程,沿途衰柳的景色让他感到一丝凄凉,但“似缘钲鼓片时欣”,又因刚才阅兵的振奋而稍感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阅兵的壮观场面和诗人的情感变化,既有军事的严肃,又有生活的温情,体现了明朝边疆将领的豪情与责任。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辞房相公

秋风飒飒雨霏霏,愁杀恓遑一布衣。

辞君且作随阳鸟,海内无家何处归。

(0)

入海二首·其二

海上三神山,逍遥集众仙。

灵心岂不同,变化无常全。

龙伯如人类,一钓两鳌连。

金台此沦没,玉真时播迁。

问子劳何事,江上泣经年。

隰中生红草,所美非美然。

(0)

南歌子·其一

柳色遮楼暗,桐花落砌香。

画堂开处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

(0)

登城楼望西山作

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

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

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

金编莫我授,羽驾亦难攀。

檐际千峰出,云中一鸟闲。

纵观穷水国,游思遍人寰。

勿复尘埃事,归来且闭关。

(0)

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

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

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小。

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0)

怀叶县关操姚旷韩涉李叔齐

数子皆故人,一时吏宛叶。

经年总不见,书札徒满箧。

斜日半空庭,旋风走梨叶。

去君千里地,言笑何时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