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千林雨,衰年七尺藤。
独冲青嶂暑,来访白头僧。
蔓草荒禅榻,虚堂耿佛灯。
勿嫌山馆寂,长啸对孙登。
平野千林雨,衰年七尺藤。
独冲青嶂暑,来访白头僧。
蔓草荒禅榻,虚堂耿佛灯。
勿嫌山馆寂,长啸对孙登。
这首明代诗人金大车的《陪徐子仁宿瑀上人房》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夏日景象。首句“平野千林雨”展现了广袤的原野在绵绵细雨中显得湿润宁静,千树葱郁,增添了诗的意境。接着,“衰年七尺藤”以个人形象入诗,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仍坚韧如藤,独自前来拜访。
“独冲青嶂暑”写出了诗人不畏炎热,独自穿越青山翠谷,显示出其坚韧和访友的决心。随后,“来访白头僧”点出友人瑀上人,虽已白发苍苍,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与修行。“蔓草荒禅榻,虚堂耿佛灯”两句描绘了简朴的僧舍环境,禅榻被蔓草覆盖,佛堂内只有明亮的佛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两句“勿嫌山馆寂,长啸对孙登”,诗人劝慰朋友不要嫌弃山居的寂静,反而欣赏这份宁静,可以放声长啸,与古代高士孙登的精神相契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敬仰。
叹今生漂泊竟何因。杨花是前身。
怎风吹忽散,风停忽聚,聚散纷纷。
莫怪行踪不定,倚傍本无根。
恨杀东流水,一例销魂。
犹忆鱼翻谷雨,共苔衣荇带,牵合难分。
自湘妃去后,钿翠堕湘滨。
更谁人、多情载去,向小池,点缀作芳茵。
休惆怅,且欧盟结,聊慰离群。
诞值小春暖,承颜爱日长。
农閒歌乐土,臣喜拜山堂。
孟月祈年节,芳卮献寿觞。
南峰留翠盖,北斗灿珠行。
愉色常犹怯,怡声久未忘。
欢心依白发,福曜现青方。
至养慈闱庆,遐龄母德昌。
虚文岂作颂,人瑞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