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台》
《登高台》全文
南北朝 / 王僧孺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试出金华殿,聊登铜雀台。

九路平如掌,千门洞已开。

轩车映日过,箫管逐风来。

若非邯郸美,便是洛阳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台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独特审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登高所见的广阔景象与内心的感慨巧妙融合。

首句“试出金华殿,聊登铜雀台”,以“试”字表达了一种尝试、探索的心态,暗示了诗人可能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期待。金华殿与铜雀台均为古代名胜,此处用以象征高台,既点明了地点,也暗含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

接着,“九路平如掌,千门洞已开”,通过“九路”与“千门”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开阔、宏大的视觉效果,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辽阔的画卷。这里的“平如掌”与“洞已开”不仅描绘了地面的平坦与门户的敞开,更寓意着心灵的豁然开朗与视野的无限延伸。

“轩车映日过,箫管逐风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场景。阳光下,豪华的车辆穿梭而过,音乐随着微风飘扬,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物质世界的繁荣,也暗示了精神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若非邯郸美,便是洛阳才”,以邯郸与洛阳两地的美名,表达了对登高所见之景的赞美。邯郸与洛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文化与艺术的中心,此处用以形容高台之美,既是对景色的极高评价,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流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的某些侧面。

作者介绍
王僧孺

王僧孺
朝代:南北朝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人(即今江苏镇江人--因历史侨置在江南镇江设北地名为东海郯也就是南徐州)。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后半生颇不得志。
猜你喜欢

催海棠二首·其一

燕子衔春已几时,嫣然未见茜红枝。

天开锦幄烘晴昼,著力东风一夜吹。

(0)

满庭芳.赐坐再赋

酒泛恩波,香凝瑞彩,笙歌鼎沸华堂。

簪缨济济,拜手祝君王。

好是重华盛世,康衢里、争颂陶唐。

古今少,圣明相继,交劝万年觞。

升平,无外事,穷天极地,俱沐恩光。

更宫花齐戴,锦绣成行。

愿捧蟠桃为寿,对瑶宴、一曲山香。

尧天近,葵倾心切,相约共梯航。

(0)

和成冠卿见寄

别恨频添鬓雪深,百年怀抱郁沈沈。

标名不挂金银榜,涉世空坚铁石心。

俗物何劳供一醉,残僧正欲伴孤吟。

朱弦三弄虚檐寂,唯有清风是赏音。

(0)

海棠

向晚鸾笺擘砑红,相烦归燕简东风。

酬春未得偷閒力,迟放海棠花几丛。

(0)

种竹

门前槐已长,庭内草自生。

所欠园中竹,多种渠几茎。

此君真可爱,非独王猷情。

有时吟咏暇,入园得闲行。

所幸笋萌出,次第阴可成。

□使神宇爽,渐觉眼界清。

最是秋雨夜,风来□□□。

(0)

夏昼

轻摇羽扇著轻纱,闲汲清泉自煮茶。

缘是夏来无甚雨,小池犹未有荷花。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