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饥谣六首·其六》
《越饥谣六首·其六》全文
元 / 洪焱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西望繁华旧凤城,隔衣带水自升平。

越乡三月未春意,渐死渐空无哭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衰败与寂寥的画面。"西望繁华旧凤城",诗人从远处眺望曾经的繁华都城,如今只剩下了遗迹,暗示了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隔衣带水自升平",衣带水象征着距离,虽然地理位置相近,但这里的升平景象似乎与旧凤城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能暗指社会动荡或民生凋敝。

"越乡三月未春意",点明时间是早春三月,按理说应该是生机盎然的季节,然而"未春意"揭示了越乡的荒凉,缺乏春天应有的活力。"渐死渐空无哭声"则是对眼前景象的深刻刻画,越乡的人们生活困苦,甚至到了无声的地步,只有死亡的寂静笼罩,悲惨而压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绘,展现了元代越乡的贫困与凄凉,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洪焱祖
朝代:元   字:潜夫   号:杏庭   籍贯:元徽州歙县   生辰:1267—1329

(1267—1329)元徽州歙县人,字潜夫,号杏庭。由平江路儒学录迁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教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以休宁县尹致仕。有《杏庭摘稿》、《尔雅翼音释》等。
猜你喜欢

临江仙.题湖帆模文徵仲湘夫人图

帝子相从游北渚,兰旌翠盖交摩。

洞庭叶下水曾波。灵均元有恨,托意在湘娥。

画笔吴生称独擅。停云馆本追摹。

愁心枨触更如何。佳期难再得,唯见白蘋多。

(0)

江月晃重山.冯伯华为礼馆旧人,近得其蜀中书,以此代复

讲舍宵闻弦管,支筇日傍湖山。樱桃如火照衰颜。

当时事,不共暮潮还。

欲和阳春一曲,其如蜀道千盘。迢迢双鲤寄书难。

书中意。努力劝加餐。

(0)

生查子

薄情游未归,夜坐停针语。

孤月正当窗,再拜陈雕俎。

菱角两头纤,莲子中心苦。

特底见风流,蜡泪纵横处。

(0)

戚氏

指非烟。蓬莱宫阙有无间。

小玉扶头,太真回面倚朱阑。无端。泪潸然。

愁心宛转忆长安。

当年七夕盟誓,要将钗股比情坚。

春睡惊破,渔阳烽举,翠华从此西迁。

怅梨花映雪,罗绮埋土,空委婵娟。魂返太液池边。

珠露正泫。绿柳间红莲。

依稀似醉,匀脂点镜扫眉弯。

更留连顾影,自舞翩翾。宛若凤翥鸾骞。

暗思旧日,宠极恩深,翻作长恨绵绵。事往成新感。

逢生死别,万绪萦牵。

骆马杨枝去也,又朝云、瘴海送华年。

不须赋拟江郎,笳赓蔡女,今古同悲欢。

渐数行、天际废归雁。怀远道、行旅羁单。

试问伊、独往关山。竟何似、蜕骨向黄泉。

料停骖处,铃声碎雨,共损宵眠。

(0)

安公子.苏沪道中,用袁去华韵作

鬓影飘残缕。晓寒重觅停车处。

陌上经行泥滑滑,是昨宵微雨。

渐迤逦平桥,接近梅村路。桥下水、绿到天涯否。

甚过尽颓城,还见参差桥柱。旧识人何许。

世缘原似浮萍聚。不断征程收眼底,又苍茫东去。

看几折清溪,牧竖牵牛度。修竹里、翁媪相呼语。

羡酒熟新醅,围坐茅亭深坞。

(0)

喜朝天.苏渊雷寓舍海棠三株盛开,邀同茗赏。用晁无咎秦宅海棠韵

近春残。好花半凋蘦,玉貌珠颜。

旧赏亭榭,正繁枝照席,霞透云殷。

追想游踪,巴蜀锦城西,千株色斑斓。

尤喜共、车尘夜驿,吟绕江干。

归来更几回见,似褪妆中酒,娇困禁寒。

赖有佳会,对三姝艳绝,长伴萧闲。

细履苍苔碎石,屡回顾、休嫌客清顽。

堪久待、斜阳下了,月影窗閒。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