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旧侣,仙迹曾栖,一剪洞云溜碧。
花迷试梦,橘蠹淹秋,怡好舞衣藏得。
问匆匆、粉怨香愁,情丝因谁暗织。
壁镜分明,可念春来消息。
看取团栾样巧,中有柔奴,玉腰纤魄。
翾飞小影,阅到枯形,密绪尚怜攲侧。
付兰闺,掺手亲缫,却恐蚕娘未识。
剩几片、芳草宫斜,罗裙空忆。
罗浮旧侣,仙迹曾栖,一剪洞云溜碧。
花迷试梦,橘蠹淹秋,怡好舞衣藏得。
问匆匆、粉怨香愁,情丝因谁暗织。
壁镜分明,可念春来消息。
看取团栾样巧,中有柔奴,玉腰纤魄。
翾飞小影,阅到枯形,密绪尚怜攲侧。
付兰闺,掺手亲缫,却恐蚕娘未识。
剩几片、芳草宫斜,罗裙空忆。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罗浮山的仙迹与自然之美,通过“花迷试梦”、“橘蠹淹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词中“粉怨香愁”、“情丝因谁暗织”的描述,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色彩,展现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的流露。
“壁镜分明,可念春来消息”,通过镜子映照出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消息的期待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接下来,“看取团栾样巧,中有柔奴,玉腰纤魄”,这一句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女性的柔美巧妙结合,通过“柔奴”这一形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翾飞小影,阅到枯形,密绪尚怜攲侧”,通过蝴蝶的飞翔与枯叶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短暂与坚韧,以及对生命形态的深切同情。最后,“付兰闺,掺手亲缫,却恐蚕娘未识”,以蚕丝的制作过程为喻,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忧虑。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