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张总戎登虎头门望海·其一》
《与张总戎登虎头门望海·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南渎波涛此独深,廿年怀想始登临。

建牙愈觉军威壮,望月先为海气侵。

变幻龙鱼看易失,漂零天地信难寻。

鸱夷漫说功成去,满目云烟有古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张总戎一同登高望海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海的壮阔与变幻莫测,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联“南渎波涛此独深,廿年怀想始登临”,开篇即以“南渎”点明地点,暗示此处海深波澜壮阔,而“廿年怀想”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海域的深厚情感,经过二十年的思念,终于得以亲临其境,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与敬仰。

颔联“建牙愈觉军威壮,望月先为海气侵”,进一步描绘了登高望海时的所见所感。建牙,指古代军队的旗帜或号令,这里象征着军威。诗人站在高处,不仅感受到海风的凛冽,还仿佛能听到远处军营的号角声,军威之壮显而易见。同时,望月之时,海气似乎先行侵入眼中,既形象地描绘了海风的湿润与凉爽,也暗含了诗人对海天一色美景的赞叹。

颈联“变幻龙鱼看易失,漂零天地信难寻”,诗人将目光投向大海深处,龙鱼的变幻莫测,象征着自然界的无穷变化和生命的脆弱。而“漂零天地信难寻”,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无论是个人的命运还是宇宙的奥秘,都难以完全把握和理解。

尾联“鸱夷漫说功成去,满目云烟有古今”,引用典故,提到传说中的大盗鸱夷子皮,以其功成名就后离去的故事,来反衬出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沉思考。满目的云烟,既指眼前的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海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元日侍班奉天殿

王正元日新尧历,天子明堂拱舜衣。

仙乐同钧谐凤奏,文星合璧抱龙旂。

云间阊阖鸣珂入,风转炉香惹袖归。

三载郎曹淹赤绂,尚惭补衮寸心违。

(0)

寿毛砺庵阁老七十·其二

冈凤辉难集,坰麟迹自闲。

道闻姑射后,身退五湖间。

春洞桃花实,秋山桂树斑。

岱宗东鲁望,巉绝更谁攀。

(0)

春雪左顺门侯牍柬龚内翰二首·其一

北地春仍雪,西山晓出云。

烟霏交彩仗,风引袅炉薰。

蛟掌飞琼箾,凤池碎玉纹。

菟园搦彤管,词翰正思君。

(0)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二十

年如流水日相催,只合欢娱不合悲。

鹦鹉杯中浮竹叶,晓莺帘外语花枝。

桃夭李艳清明近,簇白团红烂漫时。

笑向春风初五十,且沽春酒且吟诗。

(0)

浣溪沙·其一

检点青衫旧酒痕。俊游回首倍销魂。

几何又到可怜春。

好月每逢云半霎,瘦梅轻碍雪三分。

恼人佳景易黄昏。

(0)

疏影.梅影

冰绡弄月。正嫩寒小院,上灯时节。

半亩苔痕,望里空濛,竹外乍明还灭。

沈沈鹤梦东风峭,应暗妒、水孤云阔。

笑巡檐,有客寻来,误步几回芳屧。

犹念铜瓶供处,晚炉熏乍爇,疏影清绝。

瘦骨谁描,冷萼无香,依约藓枝难折。

蕉窗纸帐来无迹,漾半面、倩魂初结。

渐夜深,移过栏干,碎卧一庭残雪。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