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元日新尧历,天子明堂拱舜衣。
仙乐同钧谐凤奏,文星合璧抱龙旂。
云间阊阖鸣珂入,风转炉香惹袖归。
三载郎曹淹赤绂,尚惭补衮寸心违。
王正元日新尧历,天子明堂拱舜衣。
仙乐同钧谐凤奏,文星合璧抱龙旂。
云间阊阖鸣珂入,风转炉香惹袖归。
三载郎曹淹赤绂,尚惭补衮寸心违。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侍班于奉天殿的宏大场景与庄严气氛。首联“王正元日新尧历,天子明堂拱舜衣”以“王正元”开篇,暗示着新年的到来,同时将“尧历”与“舜衣”相提并论,象征着新年的吉祥与帝王的威严。接着,“仙乐同钧谐凤奏,文星合璧抱龙旂”两句,通过仙乐与文星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与文化的繁荣,龙旗与文星的结合,寓意着国家的昌盛与文化的辉煌。
“云间阊阖鸣珂入,风转炉香惹袖归”则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庄重与神秘,阊阖是古代神话中的天门,鸣珂象征着礼乐的进行,而炉香惹袖归则描绘出一种神圣而又温馨的氛围。最后,“三载郎曹淹赤绂,尚惭补衮寸心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上的感慨与自省,虽然经历了三年的官职生涯,但内心仍感到遗憾未能完全履行职责,体现出一种对自我要求的严格与对公务的忠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元日侍班的盛大场面,更蕴含了对新年、对国家、对个人职责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伐坐尘坌中,秋汗正浃背。
闻君游鼓山,骑马破烟霭。
不向晓中看,安得识眉黛。
飘然出樊笼,始觉此身大。
登高望四远,何物非砺带。
行窥灵源洞,往往众仙会。
青山为佳人,分外作幽态。
而我俗缘重,不到清凉界。
新诗时一吟,忽在千岩外。
四壁无尘坐绛帷,邻家清晓听唔咿。
圣贤凛凛长相面,爵禄骎骎讵可辞。
问字有人携酒款,诵经终岁不园窥。
我来自恨相逢晚,嗣此敲门惬所思。
送客此凭栏,僧闲鱼更闲。
尘劳聊一释,乐意更相关。
诱我皆为物,怡人独有山。
何时重到此,著履点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