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屋疑名记昔年,白头相见两茫然。
权知避处应为福,官到休时却是仙。
林下看云閒倚杖,楼头过雪每开筵。
别来何处相思忆,月在梅梢满意县。
场屋疑名记昔年,白头相见两茫然。
权知避处应为福,官到休时却是仙。
林下看云閒倚杖,楼头过雪每开筵。
别来何处相思忆,月在梅梢满意县。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次石阡韵寄兴隆周方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首句“场屋疑名记昔年”暗示了诗人与朋友在科举考试或官场中相识,而今相见已白发苍苍,不禁感慨万分。“权知避处应为福”暗指友人选择隐退,这在诗人看来是难得的福气。“官到休时却是仙”进一步赞美友人超脱世俗的仙人般生活态度。
“林下看云閒倚杖”描绘出友人在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倚杖观云,显得闲适自在。“楼头过雪每开筵”则想象友人在雪后楼头设宴,生活情趣盎然。最后一句“别来何处相思忆,月在梅梢满意县”,诗人以月在梅梢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月光洒在梅花梢头,仿佛友人的身影,表达了深深的挂念。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怀念,语言简洁,情感真挚。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