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清商候,长怀沧海君。
把杯重问月,染翰几停云。
桂向淮山老,兰从楚泽分。
独愁萍散处,漂乱白鸥群。
萧瑟清商候,长怀沧海君。
把杯重问月,染翰几停云。
桂向淮山老,兰从楚泽分。
独愁萍散处,漂乱白鸥群。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秋日有怀子念》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萧瑟清商候",以清冷的秋风吹过,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长怀沧海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长久思念,将友情比作沧海般深沉广阔。
"把杯重问月",通过举杯邀月的动作,寄托对友人的遥想,月亮是古人常用来传递思念之情的意象。"染翰几停云",则描绘了诗人书写信笺时,笔触被云彩般的思绪所牵绊,流露出对往昔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回忆。
"桂向淮山老,兰从楚泽分",运用了象征手法,桂树和兰花分别代表友人和自己,暗示他们各自在异地生活,如同淮山和楚泽般遥远。"独愁萍散处",以浮萍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相聚的不易,诗人独自忧虑,感叹命运使他们如萍水相逢又各自飘零。
最后,"漂乱白鸥群"以白鸥群的纷飞,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牵挂,整个画面既写景又抒情,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内涵。
与鸥为客。
绿野留吟屐。
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
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
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
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
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
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
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
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
未知孰是?
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
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
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
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
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霓裳中序第一·丙午岁》【宋·姜夔】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https://shici.929r.com/shici/IpCY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