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河中之水流迢迢,洛阳女儿名娇娆。

娇娆十三称绝色,十四怀春未可挑。

才梳堕髻即殊众,怕逐时人斗小腰。

学成织锦机犹涩,解度新声瑟懒调。

日出采桑城东路,路傍桃李花飘姚。

左手提笼丝作系,右手攀花折其条。

国卿下装不复顾,使君五马徒相邀。

董家高楼一百尺,归来谁见倚逍遥。

(0)
鉴赏

这首《河中之水歌》描绘了一位洛阳少女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

首先,诗人以“河中之水流迢迢”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悠长而宁静的场景之中,仿佛能听到河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接着,“洛阳女儿名娇娆”,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美貌,她十三岁便已称得上绝色,十四岁时正值青春萌动,却还未到可以随意选择伴侣的年纪。这种对青春的微妙把握,让人感受到少女内心的矛盾与期待。

“才梳堕髻即殊众,怕逐时人斗小腰”,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少女的独特气质和对美的追求。她不随波逐流,拒绝为了迎合他人的审美标准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学成织锦机犹涩,解度新声瑟懒调”,这两句则转而描绘少女在技艺上的追求与努力。她虽然学习织锦,但技艺尚显生涩,弹奏新曲时也显得有些懒散。这既表现了少女的多才多艺,又暗示了她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成长。

“日出采桑城东路,路傍桃李花飘姚”,描绘了少女日常生活的片段——清晨在城东路上采摘桑叶,路边的桃李花开得正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少女勤劳的一面,也借自然之美衬托出她的青春活力。

“左手提笼丝作系,右手攀花折其条”,进一步展示了少女在劳动中的灵巧与细致,她一边提着装满桑叶的篮子,一边折下花朵,动作流畅而优雅。

“国卿下装不复顾,使君五马徒相邀”,这两句写出了少女面对权贵的追求时的态度。她并不为外在的荣华所动,而是坚守自我,不轻易被外界诱惑所影响。

最后,“董家高楼一百尺,归来谁见倚逍遥”,以董家高楼作为背景,象征着少女内心世界的广阔与自由。即使在繁华与喧嚣之中,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少女生活点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独特的个性、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风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漫游

青嶂连江抱隔闉,此閒容托葛天民。

垂金花落秋将老,流汞光升月又新。

隐几无心从丧我,登山有句偶惊人。

每携邗竹寻蓬藋,容有齐梁迹未湮。

(0)

送朱子颍知泰安府·其四

禹卿自入滇中路,不见陵云作赋才。

剖竹西南仍放浪,挂帆江汉竟归来。

往年使酒同燕市,九日悲歌上废台。

此世论心常恨少,至今相望各怀哉。

(0)

出湖口

扁舟昨夜泊湖涯,霜重芦枯㝛雁知。

朝日忽生彭泽县,挂帆无数小姑祠。

(0)

黟县道中

苍翠压人低,流云落大溪。连岩?草日,悬隥带阴霓。

雨歇群山响,春深万木齐。

寥寥方久立,谷鸟一为啼。

(0)

三株媚.和瞿庵韵

金阊佳丽地,看胭脂新潮,尽成红泪。

稚柳初丝,尽莽莺棱断,画船难系。

深闭重门,潜坐听、吹花风雨。

风自无情,还惹金铃,梦鸳惊起。香历楼罗谁记?

是短命韶光,断肠天气。

不定阴晴,又几曾消受冶春情味。

中酒伤离,苟信道、重逢容易。

试问芳塘七里,珠楼剩几?

(0)

赴热河晚憩溪梁

群山作秋容,萧然如静士。

月出烟光融,山空疑远徙。

解鞍步河梁,高天净无滓。

傥值身心閒,景物睹尤美。

因羡耦耕人,销声向云水。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