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归无计,冲寒望去舟。
远帆随雁影,疏雨入乡愁。
省已惭无术,于人敢后尤。
乞怜终不韵,惟有盼吴钩。
残腊归无计,冲寒望去舟。
远帆随雁影,疏雨入乡愁。
省已惭无术,于人敢后尤。
乞怜终不韵,惟有盼吴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思归的情景,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首联“残腊归无计,冲寒望去舟”,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心境,残冬将尽,却无归家之计,只能在寒冷中眺望前行的船只,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颔联“远帆随雁影,疏雨入乡愁”,进一步渲染思乡之情。远处的船只仿佛追随大雁的影子,而稀疏的雨滴则似乎融入了诗人内心的乡愁之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颈联“省已惭无术,于人敢后尤”,诗人反省自己,感到惭愧,既是对自身无能为力的自责,也是对他人可能给予的批评的预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乞怜终不韵,惟有盼吴钩”,诗人虽想求得怜悯,但最终未能做到,只能寄希望于吴钩(古代兵器),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期待,暗示了诗人可能的决绝或行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岁末思归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归家的渴望,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行动的期待,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竿袅长虹,钩弯新月,几向禹门垂钓。
掣碎鳌头,踏翻桃浪,壮志已乖年少。
龙虎飞腾,风雷际运,梦想玉堂书诏。
挺乌纱、豪气填胸,长剑欲摩天表。
回首处、数亩苍烟,半窗红日,依旧野花啼鸟。
登山临水,弄月吟风,舒啸响惊云杪。
雪案经书,萤窗灯火,历览古今俱了。
看明年、雷动皇都,驰马杏园春晓。
乾坤易老,叹风尘飘荡,河山分裂。
名分纲常都扫地,曾有何人提挈。
身翊飞龙,气吞胡马,赤手扶天阙。
精忠照耀,一时名并日月。
须信天理人心,自来不泯,千载思遗烈。
庙貌燕山崇祀典,华表三忠新揭。
西北中原,东南王气,回首惊风雪。
伤心行路,不堪日暮时节。
遍骊山,云杳杳,路漫漫。恨古今、成败无端。
周原烽火,还留祸水响潺湲。
西风落叶,惊回首、一炬烟寒。
几何时,英雄泪,枫叶染,晓霜丹。总萧条、绣岭花残。
五陵无树,依然明月照秦关。
还试问,金钗玉笛,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