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里含光默默,玄中调息绵绵。真空洞彻量无边。
亲见本来身面。虽是虚灵不昧,也须添汞抽铅。
常加水火鼎炉煎。便有神光发现。
静里含光默默,玄中调息绵绵。真空洞彻量无边。
亲见本来身面。虽是虚灵不昧,也须添汞抽铅。
常加水火鼎炉煎。便有神光发现。
这首元代王玠的《西江月》描绘了一种深邃而内省的修炼境界。"静里含光默默",描述了在寂静中蕴含着无形的光芒,这种光并非外显,而是内在的智慧与灵性的微光。“玄中调息绵绵”,强调在神秘的深层空间中调整呼吸,持续而悠长,象征着身心的调和与修养。
"真空洞彻量无边",进一步揭示了对宇宙真理的领悟,认为在空灵的境地里,人的认知达到了无边无际的深度。“亲见本来身面”,表达了个体能洞察到自己本质的真实面貌,即超越表象的本真自我。
“虽是虚灵不昧”,表明虽然心灵虚静而灵动,但并未失去清晰明了,暗示修炼者保持着清醒的觉知。“也须添汞抽铅”,运用炼丹术语,比喻修炼过程中需要不断提炼和净化内心的杂质。
最后,“常加水火鼎炉煎”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磨砺和考验,如同在内心世界进行炼金般的熔炼。“便有神光发现”,则预示着经过这些修炼,将会有精神上的升华和启示。
整首诗以修炼者的视角,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修炼追求内心平静、洞察真理以及提升精神境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