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圩田二首·其二》
《圩田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古来圩岸护堤防,岸岸行行种绿杨。

岁久树根无寸土,绿杨走入水中央。

(0)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在河岸周围修建堤坝以保护土地
一行行地种植着绿色的杨柳
注释
圩岸:河岸周围的防护设施。
堤防:用来防止河水泛滥的堤坝。
岸岸行行:指沿着河岸排列整齐。
种绿杨:种植杨柳树。
岁久:时间长久。
树根无寸土:树根已经深入土壤中,几乎没有露出地面。
绿杨走入水中央:由于树根发达,杨柳似乎长到了河水中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景象,反映了农业社会中的劳动生活。"古来圩岸护堤防"一句,通过"圩岸"和"护堤防"两个词汇,展现了人们对抗洪水、保护农田的智慧和努力。"岸岸行行种绿杨"则展示了劳动者在堤岸上种植树木,以加固堤岸的场景,"绿杨"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久树根无寸土"一句表明,即使是坚韧的树木,其根部也难免受到泥沙流失的影响,变得脆弱。最后,"绿杨走入水中央"则描绘了一个既壮观又有些哀伤的情景:那些曾经生长在堤岸上的绿杨,如今竟然随着土质的流失,缓缓地向河中心移动。这不仅是自然力的展示,也反映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诗中没有直接表达强烈的情感,但通过对景象的精细刻画,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力量、农业生活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踞湖山六题·其六白云坞

君寻白云坞,最近林涧西。

永日抱幽石,因风度清溪。

炎随夏景变,凉高秋气凄。

素霭生巘崿,练光带虹霓。

润泽施天下,还返故山栖。

深惟贤士志,出处可与齐。

(0)

和秘阁赵光禄学士腊月夜阁宿见寄

秘宇耸严凝,名卿寿作朋。

腊残琪树雪,夜寂琐窗灯。

交意尝投漆,高谈亟引绳。

正怜湖海别,况复岁华增。

诗勇坚无敌,材全问不能。

龙渊方出匣,持以喻韩棱。

(0)

游凝祥池饮

柳绿蒲新小曲江,洞门岑寂闭仙幢。

波心殿影遥相况,花底禽声各自双。

薄俸犹能偿酒券,老年无事守书窗。

街头月色缓归去,调笑相随白玉缸。

(0)

送王广渊郎中知颍州

二月颍河春水生,樯乌相望使君行。

东风不起惊涛势,迟日何妨短驿程。

坐有图书欢傲吏,静看鱼鸟忘专城。

汉庭良守谁先赏,会见胶东举相成。

(0)

送杨康功知安丰县

杨郎作文殊勇为,辩如涛波捷刺蜚。

相逢喜吾故人子,门风宛存令我悲。

艾兰驱车最先入,百箭穿杨谁可及。

擢第胜人十改官,作官不辞万家邑。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

后生才资动出众,何至苦心城旦书。

清泉百里环芍陂,楚人千年长不饥。

叔敖子孙负薪苦,念为廉吏何可为。

忽忆云台故侯司空公,五郡士马河西东。

功名亦有际会数,退让自是雄隽风。

谁谓鄙夫老昏忘,屈指古事犹初终。

作诗写此岂有意,正若指点山水书鱼虫。

(0)

苏子瞻家画松图歌

君家图画皆所见,近得此松尤可羡。

根蟠平石蹙蛟螭,干出青冥起雷电。

樛枝横斜复几尺,绿叶茸茸铺绣线。

空堂深沈白日寒,谡谡似有风吹面。

此图剪裂人不知,尘外分张数流转。

能令神物还相从,非君苦心谁与辨。

更惜良工名不传,可怜世俗多夸衒。

为君作歌君志之,后千百年无复贱。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