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岂得为许历,曹献敢言如亚夫。
祁山再见伐崇旅,凤鸟不来嗟已夫。
郭淮岂得为许历,曹献敢言如亚夫。
祁山再见伐崇旅,凤鸟不来嗟已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其五,以诸葛亮和郭淮、曹献、周亚夫等历史人物为背景,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评论。诗中将郭淮与许历、曹献与周亚夫相提并论,暗示郭淮的智谋不及许历,曹献的直言不讳不如周亚夫的沉稳有度。接着提到诸葛亮再次北伐祁山,但未能如凤凰降临般带来显著的胜利,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更大功业的惋惜之情。
诗中的“郭淮岂得为许历”暗指郭淮的智谋和策略无法与汉代名臣许历相比,许历曾向刘邦献策,虽看似微言,却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曹献敢言如亚夫”则借曹献之名,赞扬周亚夫的刚直敢言,暗示曹献缺乏这种坚定的气节。
“祁山再见伐崇旅”指的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祁山,试图收复失地,但未能如愿。“凤鸟不来嗟已夫”以凤凰比喻诸葛亮,感叹他的壮志未酬,如同凤凰不再来,令人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评价了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和个人品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昔年我过歌风台,沛尹夜半登舟来。
秉烛相看即相别,又惊三度桃花开。
东风桃花开又落,我乃重来台下泊。
邮筒远报巳先知,一笑情怀宛如昨。
翻思京国曾同游,黄尘乌帽俱黑头。
岁月奔驰官落魄,星星两鬓我先秋。
念子栖迟淹百里,于今好逐风云起。
明廷擢用卓鲁流,豸冠绣服乌台里。
重华遥遥狩苍梧,三妃落落留冀都。
重华骑龙去不返,三妃凝望泪眼枯。
泪眼枯肠断绝游魂飞度,大江南九疑云寒。
冻斜月金支翠盖,杳无踪湘水巫猿。
自呜咽三妃指天叩地盟,无复深宫怨离别。
重华神圣不可孤,共化幽花播芳烈。
女英乃作江上梅,玉面依然骨如铁。
娥皇乃作水中仙,罗袜凌波何蹩躠。
婵娟癸比作山矾,宵明烛光任啼血。
不逐桃李媚春风,不逐葵榴附炎热。
千秋万载金石交,谩把精神斗冰雪。
憔悴湘累浪作歌,招不徕兮可奈何。
何如吴下徐熙笔,写将香影共媻娑。
徐州老鸦今有无,张湾柳树半凋枝。
同舟三年两人在,梦中相见亦胡卢。
胡卢笑罢还叹息,茂兰巳作泉台客。
两人居京相见稀,年齿参差发俱白。
平生事业不尽怀,谁洗磊落桃抑塞。
我有江南酒一尊,君烹庭中鸡一只。
沈醉重温旧笑谈,何须俛仰乾坤计宽窄。
紫阳先生百世豪,作易本义穷丝毫。
梦寐周文见康节,天地心髓难容逃。
遗韵流风在闽建,后学探求如对面。
建宁城中我老彭,心如朝阳眼如电。
味易膏腴却味梅,梅花消息易中来。
风霜摧改万物息,天地巳复生蓓蕾。
葩含萼裹春都具,雪涧冰崖是何处。
忽然绽破一两椒,总领杏桃千万树。
乃知一画微阳新,三十六宫都是春。
小无内兮大无外,孰能越此天地仁。
老彭味梅乃如此,岂云甘苦酸辛耳。
水曹何郎起山林,玩物适情在至理。
沈吟紫阳和梅篇,清馨齿颊欲流涎。
开门正与东风会,一轮皓月当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