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念文园多病,可怜万里走相依,叹双身瘴疠伴艰难,缠绵百日,载骨而归,我悔诗迎黄歇浦;
不嫌元稹清贫,重约他生愿共命,正满地烽烟催永决,鼙鼓一声,回头何处,从今梦绕岳阳楼。
为念文园多病,可怜万里走相依,叹双身瘴疠伴艰难,缠绵百日,载骨而归,我悔诗迎黄歇浦;
不嫌元稹清贫,重约他生愿共命,正满地烽烟催永决,鼙鼓一声,回头何处,从今梦绕岳阳楼。
这首挽妻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诗人以“为念文园多病”开篇,将自己与亡妻的关系比作汉代文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妻子身体多病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可怜万里走相依”,则描绘了两人虽身处异地却心心相印,千里相依的情景,充满了对亡妻的怀念和不舍。
接下来,“叹双身瘴疠伴艰难,缠绵百日,载骨而归”,诗人通过描述妻子因疾病缠身,与自己共同经历艰难岁月,直至生命尽头,表达了对妻子生命的惋惜和对疾病无情的感慨。这里“载骨而归”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妻子离世后,她的遗骨被带回,寄托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哀悼之情。
“我悔诗迎黄歇浦”,诗人自责于未能在妻子生前给予更多关爱和陪伴,表达了内心的愧疚和遗憾。黄歇浦,此处可能借指送别或悼念之地,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
后半部分,“不嫌元稹清贫,重约他生愿共命”,诗人以唐代诗人元稹与妻子韦丛的故事为喻,表达了自己不嫌弃妻子的清贫,愿意在来生再次与她共命,体现了对亡妻深厚的爱情和永恒的承诺。
“正满地烽烟催永决,鼙鼓一声,回头何处”,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生死离别的紧迫感,表达了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分离的无奈与痛心。
最后,“从今梦绕岳阳楼”,诗人想象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会在梦中回到岳阳楼,与亡妻相聚,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挽妻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妻生前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厚爱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