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鸟忘机任泊浮,捲纶日暮此维舟。
清溪坐对心如水,不定閒云亦共留。
鸥鸟忘机任泊浮,捲纶日暮此维舟。
清溪坐对心如水,不定閒云亦共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鸥鸟、钓鱼者、清溪与闲云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和。
首句“鸥鸟忘机任泊浮”,以鸥鸟象征着自由与无欲,它们在水面自由地漂浮,似乎忘记了人世间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鸥鸟的“忘机”形象,寓意着摆脱世俗的机巧与算计,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次句“卷纶日暮此维舟”,描述了钓鱼者在傍晚时分,将钓线卷起,停泊在溪边的小舟上。这不仅是一幅日常生活的场景,也暗示着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日暮时分的宁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深邃。
第三句“清溪坐对心如水”,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体验。坐在清澈溪流旁,诗人的心境如同溪水一般平静,没有波澜,只有纯粹与宁静。这里的“心如水”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更是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深处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不定闲云亦共留”,则以“闲云”作为比喻,象征着变化无常却又自在飘逸的生活状态。即使生活中的事物不断变化,但诗人的心灵却能保持一种不变的宁静与平和,与那些看似不定的云朵共享这份宁静。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十年两度清溪曲,细说家怀及乡俗。
前辈凋零足叹嗟,后生满眼多翻覆。
逢场思戏酒思沽,有田不耕书不读。
行止模糊里闬嗤,门户支离祖先辱。
岂知贫贱亦天生,不骄不惰有时亨。
析薪能荷自堪乐,缊袍虽敝谁敢轻。
千言往复两无忤,爱君潇洒更老成。
鬓毛略见数茎白,心地先涵一寸明。
山水可游无过此,兹来却奉邦君使。
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
午榻棋声数著高,夜筵杯酌三巡止。
豫指归装只要诗,熟知宦况清于水。
西斋褊浅难久留,短歌何以写绸缪。
两家儿女粗解事,与君垂老应忘忧。
百年风月未为少,两段平分后段优。
我亦行藏无固必,会当解组共遨游。
《送郑端典亲家还乡》【明·罗钦顺】十年两度清溪曲,细说家怀及乡俗。前辈凋零足叹嗟,后生满眼多翻覆。逢场思戏酒思沽,有田不耕书不读。行止模糊里闬嗤,门户支离祖先辱。岂知贫贱亦天生,不骄不惰有时亨。析薪能荷自堪乐,缊袍虽敝谁敢轻。千言往复两无忤,爱君潇洒更老成。鬓毛略见数茎白,心地先涵一寸明。山水可游无过此,兹来却奉邦君使。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午榻棋声数著高,夜筵杯酌三巡止。豫指归装只要诗,熟知宦况清于水。西斋褊浅难久留,短歌何以写绸缪。两家儿女粗解事,与君垂老应忘忧。百年风月未为少,两段平分后段优。我亦行藏无固必,会当解组共遨游。
https://shici.929r.com/shici/eZcl4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