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濛濛入夜零,宵衣未肯锁扉扃。
霏微讵起田苗槁,渐渍才回砌藓青。
安得释愁欹枕寐,翻如有畏隔窗听。
拟吟七字消烦虑,烦虑频来笔为停。
细雨濛濛入夜零,宵衣未肯锁扉扃。
霏微讵起田苗槁,渐渍才回砌藓青。
安得释愁欹枕寐,翻如有畏隔窗听。
拟吟七字消烦虑,烦虑频来笔为停。
此诗描绘了夜晚细雨绵绵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滴轻轻落入夜幕中的景象,以及雨后环境的变化。首句“细雨濛濛入夜零”生动地勾勒出雨点在夜色中缓缓降落的画面,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宵衣未肯锁扉扃”一句,通过描述夜晚未眠之人不愿关闭门户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安或期待。
“霏微讵起田苗槁,渐渍才回砌藓青”两句,对比鲜明,前句写雨后田间干枯之景,后句则描绘雨后苔藓生长的生机勃勃,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生命复苏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安得释愁欹枕寐,翻如有畏隔窗听”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愁绪,安然入睡的愿望,但又似乎因外界的声响而感到不安,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跃然纸上。
最后,“拟吟七字消烦虑,烦虑频来笔为停”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创作来排解内心烦恼的尝试,但烦恼却如影随形,难以摆脱,最终导致创作停滞不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复杂情绪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夜直沉沉浴殿南,春风想对百花潭。
藤床转枕寻馀梦,粉壁题诗倚半酣。
追记旧游时一笑,劝参真理莫多谈。
白头粗试丝纶手,归去扶犁意亦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