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马伏波祠》
《谒马伏波祠》全文
明 / 薛始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金散尽着羊裘,慷慨怜君有少游。

一别井蛙归上国,七腰银艾镇西州。

云台不欲椒房及,石室终令马革酬。

铜柱至今堪堕泪,飞鸢跕跕瘴江秋。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马伏波的英勇事迹与历史地位,展现了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深切敬仰。首句“黄金散尽着羊裘”以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马伏波为国捐躯的壮烈精神,即使身无分文,仍穿着简朴的羊裘,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牺牲精神。接着,“慷慨怜君有少游”一句,将马伏波与宋代词人秦观(字少游)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马伏波英魂的深切同情与怀念。

“一别井蛙归上国,七腰银艾镇西州”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马伏波从偏远之地回到朝廷,以及他在西州的显赫地位,生动地展现出来。其中,“七腰银艾”可能是指其多次获得朝廷的表彰或官职提升,象征其功勋卓著。

“云台不欲椒房及,石室终令马革酬”则进一步强调了马伏波的忠诚与奉献精神。云台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场所,而“不欲椒房及”暗示了马伏波并未因功而获得后宫的恩宠,而是选择了更为高尚的牺牲。石室则可能指其安息之所,最终以马革裹尸的形式安葬,体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最后,“铜柱至今堪堕泪,飞鸢跕跕瘴江秋”两句,通过铜柱和飞鸟的意象,表达了对马伏波英勇事迹的追忆与哀思。铜柱可能象征着马伏波的丰功伟绩,至今仍令人感怀;飞鸟的坠落与秋天的瘴江,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强化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伏波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不仅赞颂了他的英勇与忠诚,也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高敬仰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作者介绍

薛始亨
朝代:明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猜你喜欢

牡丹诗二十首·其十二

漫买胭脂乱抹涂,吴公精鉴世间无。

花阴一线猫儿眼,妙绝谁知午景图?

(0)

秋怀·其六

连天衰草怅萧辰,憔悴秋风泪满巾。

果下近游思贳马,芦中小隐任呼人。

渡江早虑胡分晋,蹈海终挠赵帝秦。

收拾钤韬付儿辈,乾坤潦倒腐儒身。

(0)

秋雁歌

西风吹雁秋南翔,天高野阔稀稻粱。

一雁下从野凫去,群雁思之不能置。

天涯目断寒云飞,误入罗网何时归?

(0)

季夏病中,喜仲衡侄携第四姬见过,即次其重题革堂韵五首·其五

菡萏花开蕉竹苍,团圆池上纳风凉。

将雏老凤随臣朔,新嫁青娥伴阮郎。

环佩相过如一室,火云不到即仙乡。

却怜播谷焦原者,六月难求阴暍方。

(0)

山果为粮腹已充,自鸣得意向秋风。

接联饮涧危悬树,跳掷穿云巧避弓。

生就兽心贪更黠,戴来人面戏偏工。

一时喜怒浑无定,只恐狙公术也穷。

(0)

戏赠柳田君钓鱼二首·其一

晓出垂纶汴水涯,溪清石瘦见鱼虾。

入城午饭妻儿待,归趁田翁薄笨车。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