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阳山图》
《首阳山图》全文
元 / 范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山漠漠兮谷逶迤,中有二士形容饥,问之不答告者谁?

在昔父死人致国,弟让兄辞俱去之。

一朝隐居北海北,去乱就治归人师。

遇世偶有战伐事,叩马垂血陈愧辞。

君王知名义臣直,直不退听将奚为?

见兵不果事乃定,耻食其粟隐于斯。

终然饥死兹山下,到今称诵犹当时。

白旄黄钺不可追,功业甚盛德甚衰。

救民水火事诚危,三纲一失谁扶持?

是以圣人表其怨,谓彼仁者良由兹。

首阳之坟高几尺,自古富贵埋没野草空累累。

我欲酹北斗,荐以黄金卮。

展图涕涟洏,此意画者宜不知。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首阳山图》描绘了一幅隐士坚守道义的画面。诗的开篇通过“山漠漠兮谷逶迤”展现出山势险峻而幽深的环境,两位饥饿的士人形象跃然纸上。他们面对困境,选择沉默不答,暗示着高尚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诗中提到的“父死人致国,弟让兄辞俱去之”,是对古代儒家伦理的赞美,兄弟间推让王位的美德。主人公隐居北海,远离纷争,以身作则,倡导和平。然而,当国家有战事时,他仍能表达忠诚,但因不愿参与不义之战,宁愿饿死也不食敌粟,体现了他的道德洁癖。

诗人感慨“白旄黄钺不可追,功业甚盛德甚衰”,揭示了功名与道德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救民于水火的渴望。他批评社会纲常的缺失,呼唤圣人般的仁者来维护公正。最后,他以“首阳之坟”象征古代隐士的高尚情操,感叹富贵者往往被遗忘,而贫贱者的精神却永载史册。

诗人的情感饱满,通过“我欲酹北斗,荐以黄金卮”表达了对隐士的敬仰和对历史的反思,而“展图涕涟洏”则流露出对画面背后故事的深深感动。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隐士精神的深情赞颂,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

作者介绍

范梈
朝代:元   字:亨父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生辰:pēng)(1272—1330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猜你喜欢

中秋感怀二首·其二

昔闻天柱乐,今慨庾楼空。

玉字青冥上,银桥碧汉东。

舞庭鸾绕侧,捣药兔居中。

桂子飘香处,凭阑立下风。

(0)

舟次采石

风雨黄昏后,帆收采石来。

人家临驿住,野庙向江开。

蜡面倾浮蚁,灯花落细煤。

谪仙何处问,夜静水声哀。

(0)

立春前一日见雪

殿腊残年里,搀春一日前。

意如天弄巧,势似雪争权。

表瑞何嫌晚,成功不贵先。

喜来呼热酒,莫上剡溪船。

(0)

巩县谒宋诸陵

奉先桥下水汤汤,俛仰千年一感伤。

陵树无根流夕露,宫花有泪洒秋霜。

青山巩固神犹惨,白塔钱塘恨更长。

圣代方隆中夏统,故应塞北荐馨香。

(0)

寄睢州卢别驾

我爱睢州好弟兄,不同出处却同情。

著书满屋心偏苦,佐政专城迹并清。

徐锴又从江左见,贾生难擅洛阳名。

月明千里遥相忆,怀抱何由得尽倾。

(0)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其六公武

鹿城茅屋好风清,千首文章万古情。

江外暮云寒不动,池头春草夜仍生。

图经笔削权衡见,篆籀风流剑戟鸣。

少小羡君为古学,而今高处到姬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