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緜緜:连绵不绝。
葛、藟(音垒):藤类蔓生植物。
浒(音虎):水边。
终:既已。 远(音院):远离。
顾、有、闻:皆亲爱之意也。 有(音佑):通“佑”,帮助。 闻(音问):问。王引之《经义述闻》:“谓相恤问也。古字闻与问通。”
涘(音四):水边。
漘(音纯):河岸,水边。
昆:兄。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湾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爹爹心悲凉。叫人爹爹心悲凉,他也哪里会赏光。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妈妈心悲凉。叫人妈妈心悲凉,她也哪里会帮忙。
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滩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哥哥心悲凉。叫人哥哥心悲凉,他也只把聋哑装。
旧说以为此诗乃东周初年姬姓贵族所作,旨在讥刺平王弃宗族而不顾。《毛诗序》:“《葛藟》,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毛氏说诗多牵强附会,常把表现人之常情的诗作拉扯到政教、美刺上去。宋人说诗较为通达,朱熹《诗集传》云:“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得其旨矣。
诗凡三章,章六句。首章“緜緜”二句写眼前景物。诗人流落到黄河边上,见到河边葛藤茂盛,绵绵不断,不禁触景伤情,联系到自己远离兄弟、飘泊异乡的身世,感到人不如物。他流落他乡,六亲无靠,生活无着,不得不乞求于人,甚至覥颜“谓他人父”。处境之艰难,地位之卑下,可见一斑。但是即便如此,也未博得人家的一丝怜悯。“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直书其事,包含许多屈辱,许多痛楚,正如朱熹所叹:“则其穷也甚矣!”(同上)第二、第三章诗意略同首章,仅二、四、五、六句句尾更换一字,丰富了诗的内涵,反覆咏叹中稍有变化。此诗两句表达一层意思,六句有三层意思,两层转折。由绵绵不绝的葛藟对照兄弟的离散,是一折,由“谓他人父”、“谓他人母”、“谓他人昆”而竟不获怜悯,又是一折。每一转折,均含无限酸楚。诗人直抒情事,语句简质,却很感人,表现了飘零的凄苦和世情的冷漠。牛运震《诗志》评曰:“乞儿声,孤儿泪,不可多读。”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沉痛语,不忍卒读。”都对诗中表现出的流离之苦深为致慨,相信这也是每一位读此诗者的共同感受。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亲情之美,通过对比葛藟在河边不断延伸的情状,来表达兄弟之间的深远与无法割舍的关系。每一句都在重复“绵绵葛藟”和“终远兄弟”的主题,而后半句则以不同的人称(父、母、昆)来强调这种关系,即便是对于外人,也难以完全理解或感受到这份深厚的情谊。这里的“莫我顾”、“亦莫我有”、“亦莫我闻”都表达了这种亲情之深,超越了普通的人际联系。
诗中的意象和节奏给人以平静而深远的感觉,每一重复都在加强这种无论时间或距离,都无法磨灭的家族纽带。这样的结构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对于家庭与兄弟之情的珍视和重要性。这首诗不仅是对亲情的一种赞颂,也是对人类最基本情感之一——血缘之情的深刻描绘。
君不见高阳酒徒气若虹,酒酣仗剑谒沛公。
褒衣侧注反遭骂,竖儒瞋目称而翁。
军门拾谒使者入,麾予雪足来趋风。
儒冠自昔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
公卿半属鼓刀人,尘埃谁是弹冠者。
侯门峨峨仁义存,金貂白玉多殊恩。
九逵车马若霆击,中台咳吐如春温。
丈夫风云不自致,宁能咿嚘龌龊趋华轩。
菁山先生真握奇,文章垂世光陆离。
悬黎结绿世莫识,《阳春》、《白雪》和者谁。
忆昔予为门下士,诸子森森并兰峙。
白昼行歌秦驻云,醉后清心越溪水。
即今巳及十馀年,人事升沉岂堪纪。
凤仪未上金门书,吕甥尚曳东郭履。
埈也虽负鸿渐翼,失势青云未能举。
去年有诏收骏骨,沉咸十蹶始一起。
先生岂是百里才,骥伏盐车垂两耳。
几年卧游湘水东,洞庭云梦清若空。
青蝇营营止丛棘,白露飒飒摧孤桐。
长安春半气犹烈,上林水冰柳条折。
潞水拿舟不得行,匹马萧萧践冰雪。
高阳客舍行人疏,糜珠斧桂为晨餔。
天寒苜蓿芽未茁,夜深鼯鼠时相呼。
鹄袍诸生半僵卧,玉署谈经能听无。
君不见黄金峨峨千尺台,昭王乐毅俱蒿莱。
渐离击筑已绝响,荆卿易水歌空哀。
吁嗟乎人生得失何须数,尊前俛仰成今古。
时来北阙系金鱼,归去南山射猛虎。
《高阳行赠范司成菁山》【明·屠应埈】君不见高阳酒徒气若虹,酒酣仗剑谒沛公。褒衣侧注反遭骂,竖儒瞋目称而翁。军门拾谒使者入,麾予雪足来趋风。儒冠自昔为人下,豪士累累走中野。公卿半属鼓刀人,尘埃谁是弹冠者。侯门峨峨仁义存,金貂白玉多殊恩。九逵车马若霆击,中台咳吐如春温。丈夫风云不自致,宁能咿嚘龌龊趋华轩。菁山先生真握奇,文章垂世光陆离。悬黎结绿世莫识,《阳春》、《白雪》和者谁。忆昔予为门下士,诸子森森并兰峙。白昼行歌秦驻云,醉后清心越溪水。即今巳及十馀年,人事升沉岂堪纪。凤仪未上金门书,吕甥尚曳东郭履。埈也虽负鸿渐翼,失势青云未能举。去年有诏收骏骨,沉咸十蹶始一起。先生岂是百里才,骥伏盐车垂两耳。几年卧游湘水东,洞庭云梦清若空。青蝇营营止丛棘,白露飒飒摧孤桐。长安春半气犹烈,上林水冰柳条折。潞水拿舟不得行,匹马萧萧践冰雪。高阳客舍行人疏,糜珠斧桂为晨餔。天寒苜蓿芽未茁,夜深鼯鼠时相呼。鹄袍诸生半僵卧,玉署谈经能听无。君不见黄金峨峨千尺台,昭王乐毅俱蒿莱。渐离击筑已绝响,荆卿易水歌空哀。吁嗟乎人生得失何须数,尊前俛仰成今古。时来北阙系金鱼,归去南山射猛虎。
https://shici.929r.com/shici/lSiWjX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