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
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滦水城头六月霜,东华门外草皆黄。
旌旂影动千官惨,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争指红门入建章。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末明初时期王冕对于社会动荡和宫廷变迁的观察。首句“滦水城头六月霜”以夸张的手法,暗示了战乱带来的严寒氛围,即使在夏季也如同寒冬般凄凉。次句“东华门外草皆黄”进一步渲染了荒芜与衰败,连草木都失去了生机。
第三句“旌旂影动千官惨”通过旌旗飘摇和官员们的愁容,展现了朝廷内部的惶恐不安。第四句“斧钺光沉万马忙”则描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兵器闪烁,兵马忙碌,显示出局势的动荡不安。
第五句“青象不将传国玺”中的“青象”是古代传说中象征皇权的瑞兽,这里暗示了政权交接的混乱,传国玺未能顺利传承。最后一句“紫驼只引旧毡房”以紫驼牵引简陋毡房的形象,揭示了宫廷生活的落魄,与昔日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的动荡与宫廷的衰败,以及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王冕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