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酬雪湖见过仍前韵五首·其四》
《再酬雪湖见过仍前韵五首·其四》全文
明 / 谢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谁家箫鼓闹湖船,人自酣歌我自眠。

苍狗变时云作雨,老龙腾处树参天。

草坡归犊皆诗料,竹院逢僧岂福田。

每为濯缨兼濯足,沧浪一曲思泠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与动态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谁家箫鼓闹湖船”,以箫鼓喧闹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暗示了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人自酣歌我自眠”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

“苍狗变时云作雨,老龙腾处树参天”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变幻莫测的云雨比作变化无常的人生,而“老龙腾处树参天”则象征着历经风雨后的坚韧与成长。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草坡归犊皆诗料,竹院逢僧岂福田”中,“草坡归犊”和“竹院逢僧”分别代表了自然与宗教的元素,诗人将这些日常景象视为创作的灵感来源,同时也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诗料”和“福田”都富有象征意义,前者指向艺术创作的素材,后者则可能暗指心灵的滋养或道德的教诲。

最后,“每为濯缨兼濯足,沧浪一曲思泠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通过“濯缨”和“濯足”的行为,诗人仿佛在洗涤心灵的尘埃,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谢迁
朝代:明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四

此何声也。迤逦冰河过铁马。鼓打花奴。

错落瑛盘大小珠。香篝素被。打点今宵安稳睡。

无奈芭蕉。故学钗声枕畔敲。

(0)

扬州慢.子珍用石帚自度腔调赠韬父,予亦继声

垂柳江干,小桃门外,玉鞭两度经过。

恁单衣瘦屧,正倦倚斜柯。

算春在、屏山曲处,细闻吴语,轻度横波。

甚游骢北去,纤云遮断银河。

谢娘眉妩,料如今、懒画烟螺。

剩旧写宫词,新弹粉泪,犹在香罗。

几许镜中青鬓,不堪向、别里消磨。

盼东风吹,聚竹西佳讯如何。

(0)

夜飞鹊.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和美成解,以纾羁怨

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斜月冷照乌啼。

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时。不向南飞。

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

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

(0)

醉太平.太平天国忠王收复苏州百年纪念

金陵势休。吴中惠流。百年试听民讴。盼长江转头。

遗文尽收。遗宫尚留。湖山重认苏州。问英灵慰否。

(0)

菩萨蛮·其二十

渡江上溯金田朔。神功八叶浮雕玉。物力校亏赢。

休论汉两京。天安门外望。肃穆何辽旷。

屹立此丰碑。昆仑名并垂。

(0)

更漏子·其一

罢熏香,慵傅粉。睡起又添新困。斜汉没,晓烟横。

归鸿三两声。愁无际,梦千里。江上早生秋意。

风动屋,浪催舟。莫登江上楼。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