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消残暑,扁舟路渐赊。
河声催落日,野色点明霞。
岸曲林容黯,风回楫影斜。
沈忧销未得,凭眺独咨嗟。
薄暮消残暑,扁舟路渐赊。
河声催落日,野色点明霞。
岸曲林容黯,风回楫影斜。
沈忧销未得,凭眺独咨嗟。
这首清代诗人张䌌英的《自馆陶入都舟行杂咏(其一)》描绘了傍晚时分舟行的情景。首句"薄暮消残暑",写出了傍晚微凉的气候逐渐驱散了白天的炎热,展现了夏日傍晚的惬意。"扁舟路渐赊"则描绘了舟行在水面上,路程似乎越来越长,暗示旅程的遥远。
"河声催落日"富有动态感,以河水的声音催促着夕阳西下,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野色点明霞"则通过野外景色与晚霞相映,展现出一幅绚丽的自然画卷。
"岸曲林容黯"描绘了弯曲的河岸上树林的暗淡色彩,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风回楫影斜"进一步描绘了风的吹拂使船桨的影子摇曳,动静结合,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沈忧销未得,凭眺独咨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尚未消解,只能独自倚靠着船舷远望,发出感叹。整首诗以舟行之景寓情,流露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沉思。
忉利情天,华鬘小劫,芳名玉娘。
正翠冠覆额,十三年纪,红窗拥髻,千万思量。
蝉翼双笼,螺鬟半亸,料比伊家锦瑟长。
销魂处,有盘鸦旧影,堕马新妆。洗头曾乞琼浆。
便梦里巫云也自香。
记镜悰晨印,梳凭橘婢,钿盟宵践,剪付檀郎。
帕带愁遮,钗逢笑颤,端正风流总断肠。
心应恨,恨秋来潘鬓,容易成霜。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
南风吹河河水满,百丈牵舟牛力挽。
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罢轭重舟不前。
作书投河讼风伯,多助南商疏北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来时南风吹北船。
武夷清冷过九曲,匡庐叠嶂闻清猿。
片帆摇摇出京口,夜倚淮云瞻北斗。
南风五月经吕梁,两岸青山如马走。
今年作客还南游,南风正尔当船头。
风神与我若相识,十日五日成淹留。
南风何多北风少,南北人生如过鸟。
早晚回船望北归,直候南风吹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