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宝。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风及故人,徘徊过此君。
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
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
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
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
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
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
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
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
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
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
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
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宝。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清风及故人,徘徊过此君。
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
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
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
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
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
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
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
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
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
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
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
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
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寄题孙氏碧鲜亭》,通过对碧鲜亭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超然的意境。诗人以天地自然的风流为背景,赞美了王子猷(晋代名士)般的品格,暗示碧鲜亭如同王子猷重生,具有黄金般的价值和碧玉般的清雅。
"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运用比喻手法,形容碧鲜亭的珍贵和季节之美。接下来,诗人称碧鲜亭非木非草,而是春天的象征,具有金石般的坚贞,不受雪霜侵蚀,象征着永恒的青春与高洁。
"清风及故人,徘徊过此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碧鲜亭的亲近感。"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将亭子比作音乐之源,其悠扬之声历久弥新,寓意深远。
"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赞美亭子的高尚节操和空灵之质,如同圣贤的魂魄,清雅而深沉。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碧鲜亭周围的环境,如松桂、兰蕙,进一步强化其高洁的形象。
最后,诗人期望在红尘纷扰中,能有一日拂去尘埃,在亭中逍遥自在,仿佛隐居的君子,不求世俗的赞誉,只愿保持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的文人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