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头更漏息,残星耿耿江月黑。
摩肩掉臂争一门,渡口茫茫行不得。
何郎操楫近颓岸,客子棼如褰衣涉。
自云恰受十五人,过此一钱辞若直。
岂意廉贾出君辈,人生何者非贪墨。
昔闻江边拉渡客,不满百夫无行色。
公然劫夺入船来,何异对面为盗贼。
水痕欲上与船平,颠风扑面孤帆侧。
谁与习没是吴儿,千载含沙为鬼蜮。
今年长吏除弊政,篙工惴惴自投劾。
弃灰徒木令必行,以之正用亦有力。
我乘轻舟捷于鸟,霎到西兴未午食。
腐儒念国岂止此,百感频生无终极。
望海楼头更漏息,残星耿耿江月黑。
摩肩掉臂争一门,渡口茫茫行不得。
何郎操楫近颓岸,客子棼如褰衣涉。
自云恰受十五人,过此一钱辞若直。
岂意廉贾出君辈,人生何者非贪墨。
昔闻江边拉渡客,不满百夫无行色。
公然劫夺入船来,何异对面为盗贼。
水痕欲上与船平,颠风扑面孤帆侧。
谁与习没是吴儿,千载含沙为鬼蜮。
今年长吏除弊政,篙工惴惴自投劾。
弃灰徒木令必行,以之正用亦有力。
我乘轻舟捷于鸟,霎到西兴未午食。
腐儒念国岂止此,百感频生无终极。
这首清代诗人范允芮的《晓发钱塘》描绘了清晨钱塘江边渡口的繁忙景象和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首句“望海楼头更漏息,残星耿耿江月黑”以夜幕初晓、江面宁静为背景,暗示了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拥挤和混乱。接着,“摩肩掉臂争一门,渡口茫茫行不得”生动描绘了人们急于过江的场景,秩序混乱,难以通行。
诗人通过“何郎操楫近颓岸,客子棼如褰衣涉”形象地刻画了船夫何郎艰难地驾驶船只,而旅客们如同乱麻般纷乱。他提到的“恰受十五人”与“过此一钱辞若直”揭示了船费问题,暗示了底层百姓的艰辛和官员的贪婪。
“岂意廉贾出君辈,人生何者非贪墨”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指出连本应廉洁的小商贩也加入了不义之举。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昔日渡口的秩序和今日的抢劫行为,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水痕欲上与船平,颠风扑面孤帆侧”描绘了恶劣的天气状况,暗示了渡江的危险。诗人进一步批评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吴儿”,他们如同千年来的阴险小人,危害他人。
最后,诗人转而关注到官府的改革,“今年长吏除弊政,篙工惴惴自投劾”,赞扬了官员试图整治弊端的努力。然而,即使有这样的改革,诗人仍忧虑“弃灰徒木令必行,以之正用亦有力”的执行力度,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整首诗以晓发钱塘的旅程为线索,通过细致的描绘和深刻的议论,展现了清代社会的复杂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清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