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游湘山二首·其一》
《次韵游湘山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蒋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寺背城闉客到稀,白云终日锁禅扉。

几人冒雪寻僧话,何处凌空有锡飞。

西域路遥惟葬履,南华岁久不传衣。

三生石上谁同坐,说着无生忘却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寺院景象。首句“寺背城闉客到稀”,点出寺庙远离尘嚣,环境清幽的特点。接着“白云终日锁禅扉”一句,以白云象征着寺院的静谧与超脱,禅扉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几人冒雪寻僧话”,描绘了冬日里几位虔诚的访客,不畏严寒,跋涉而来,只为与僧人交谈,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不仅展现了访客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僧人的影响力和精神价值。

“何处凌空有锡飞”,则以“锡飞”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僧侣们在空中行走或传递法器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和解脱的意象。

“西域路遥惟葬履,南华岁久不传衣”,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佛教传播的艰难与深远影响。西域路途遥远,僧侣们长途跋涉,甚至不惜牺牲,以传播佛法;而南华(即《南华经》,指《庄子》)虽久远,但其精神内涵并未失传,体现了佛教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与传承。

“三生石上谁同坐,说着无生忘却归”,最后两句以三生石为背景,引出对生命轮回和佛法智慧的思考。问世间谁能在三生石上与自己共坐,探讨着无生之境,最终忘记归途,表达了诗人对超越生死、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访客、僧侣活动以及哲学思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蒋冕
朝代:明

蒋冕(1463年3月1日-1532年8月12日),字敬之,一字敬所,号湘皋。广西桂林府全州县(今广西全州镇北门一带)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正德时,累官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主昏政乱,冕持正不挠,有匡弼功。武宗崩,与杨廷和共诛江彬。嘉靖初,以议“大礼”忤旨,代杨廷和为首辅仅二月即乞归。卒谥文定。有《湘皋集》、《琼台诗话》。
猜你喜欢

罗浮杂咏·其七

灵乳漱云根,奔流百道咽。

悬泻垂珠帘,激飞纷玉屑。

叩斧更负铛,斸云煮山月。

幽籁因风答,清商四垂发。

一啜烦渴消,冷然中心悦。

(0)

赠海丰何令君·其二

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

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

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

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

(0)

新城道中

长安瑞霭望逾新,袅袅垂杨苦泥人。

簪笏行将依日月,襜帷犹复走风尘。

芳郊霞气多成彩,驿路山花并作春。

闻道崇贤今辟馆,说经谁解夺重茵。

(0)

惬今斋

偶读曲江句,览分诚惬今。

献纳惭明主,溪山卧旧林。

杜门无一事,拥膝自长吟。

幽独生虚白,悠然见远岑。

(0)

送黄亮垣归省·其二

风雨论文夕,招寻独有君。

那堪白社侣,转向碧山分。

柳折金堤晚,尊开玉液芬。

当筵不尽醉,应为惜离群。

(0)

初入翰林言志

束发举明经,卓斝有遐志。

三献始见收,橐笔承明地。

坟典恣穷讨,曾靡簿书累。

况遘明盛时,芳轨俨然示。

运甓因惜阴,循墙恐或坠。

寂莫葆素心,沈冥晰真义。

雏雀宁高翔,乘风聊展翅。

章服亦云荣,组脩非其至。

三复先民言,毋令衾影愧。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