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羯谁令识善言,刑将不舍遽能原。
垂成却罢凤仪殿,仍改逍遥纳谏园。
戎羯谁令识善言,刑将不舍遽能原。
垂成却罢凤仪殿,仍改逍遥纳谏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的作品,名为《六朝门·前赵刘聪》。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独到的艺术表现。
"戎羯谁令识善言,刑将不舍遽能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古代边疆的戎羯之地,有位掌握权力的人物,他似乎不愿意听到任何善言或建议,而那些执法者也极少放过犯错之人,即使是临时起意想要宽恕,也很难做到。这两句通过强烈对比,传达了一种权威与法律的严苛和不可触碰。
"垂成却罢凤仪殿,仍改逍遥纳谏园。" 接下来的这两句,则描写了另一番景象:一座即将完工的宏伟建筑——凤仪殿,却突然被弃而不用,而是转向修建一个供人游玩和提出意见的园林。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变迁、人事更迭的无常感,以及统治者意志变化的随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展示了权力与法律、建筑与自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周昙以其精湛的笔法,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林下虽无忧可消,许由闻说挂空瓢。
请君呼取孟光饮,共插花枝煮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