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日秋光,厌听反舌啼声■。泪流多少。回望巫山杳。
几度思量,落得空烦恼。须知道。断肠难告。
总付平波渺。
满日秋光,厌听反舌啼声■。泪流多少。回望巫山杳。
几度思量,落得空烦恼。须知道。断肠难告。
总付平波渺。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点绛唇·代人写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物内心的苦闷。"满日秋光"四字,展现了明亮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厌听反舌啼声",以鸟儿的鸣叫反衬出主人公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泪流多少"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哀愁,"回望巫山杳"则借巫山神话,暗示远方的爱人遥不可及,增添了思念之情的深度。"几度思量"与"落得空烦恼"相呼应,强调了主人公在思念中徒然增添的痛苦,无果而终。
最后两句"须知道。断肠难告。总付平波渺",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他们深知无法言说的痛苦只能随江水消逝,化作无尽的沉默与失落。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难以言表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