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七十》
《回波乐·其七十》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生死如流星,涓涓向前去。

前死万年馀,寻入微尘数。

中死千年外,骨石化为土。

后死百年强,形骸在坟墓。

续续死将埋,地窄无安处。

已后烧作灰,扬却随风去。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死亡的必然性。诗人将生命比作流星,迅速划过夜空,然后消失于无形之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转。从“生死如流星”开始,诗人便以流星的比喻,引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接着,“涓涓向前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不断前行,如同细流不息,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不断地流动,最终归于自然。这种描述既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也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阻挡的终结。

“前死万年馀,寻入微尘数。”“中死千年外,骨石化为土。”“后死百年强,形骸在坟墓。”这三句通过时间的递进,展现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无论是远古的先人,还是遥远的未来之人,最终都将化为尘土或长眠于地下,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对生命终将消逝的描述,充满了深沉的哲学思考,让人不禁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续续死将埋,地窄无安处。”“已后烧作灰,扬却随风去。”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死亡的必然性和生命的脆弱性。无论是生前的荣华富贵,还是世间的种种追求,在死亡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最终,生命都将化为灰烬,随风飘散,不留痕迹。这种对生命终极状态的描绘,既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以及生命的归宿,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强烈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杂诗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憃,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崙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

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0)

题楚昭王庙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问茅屋祭昭王。

(0)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长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砚赠之赋诗代书

斧柯新样胜珠玑,堪赞星郎染翰时。

不向东垣修直疏,即须西掖草妍词。

紫光称近丹青笔,声韵宜裁锦绣诗。

蓬岛侍臣今放逐,羡君回去逼龙墀。

(0)

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

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

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0)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三

王孙别舍拥朱轮,不羡空名乐此身。

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0)

怀鲁

曲阜国,尼丘山。周公邈难问,夫子犹启关。

履风雩兮若见,游夏兴兮鲁颜。

天孙天孙,何为今兮学且难,负星明而东游闲闲。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