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下问刘郎,玉女纤蛾画得长。
望断彩云无信息,春风吹落镜中央。
天台山下问刘郎,玉女纤蛾画得长。
望断彩云无信息,春风吹落镜中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桃花画中,画眉与玉女的形象跃然纸上。首句“天台山下问刘郎”,以天台山为背景,引出对刘郎的询问,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接着,“玉女纤蛾画得长”一句,将画面聚焦于玉女与画眉,通过“纤蛾”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她们精致细腻的特征,同时也暗示了画作的精湛技艺。
“望断彩云无信息”则表达了观者在欣赏这幅画时,仿佛能穿越到画中世界,与玉女和画眉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最终却只能徒留遗憾,因为现实与画中的美好总是难以完全重合。最后一句“春风吹落镜中央”,以春风轻拂、镜面波动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易逝,同时也暗示了画作如同镜子一般,映照出观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微妙联系的探索。
禄山陷两京,唐室势如沸。
玄元庙一哭,义声震天地。
誓死守孤城,非云事必济。
自覆潼关师,乘舆久奔避。
贼议图江淮,凭兹一旅制。
不然鼓而南,谁断其右臂?
惜乎四百战,食尽终颠踬。
城陷逾三日,援师镐始至。
杀贼虽无成,藉以卫神器。
从此朔方兵,收京功乃遂。
赫赫精忠祠,允宜祀百世。
黄巾遍郊坰,明季遭倾毁。
吕侯还旧观,匪曰穷奇丽。
偶客梁宋间,抠衣拜阶戺。
冕旒坐中央,左右南雷侍。
动我忠义心,一消疲苶气。
剔藓读残碑,岘山同堕泪。
洛阳城外花如绮,洛阳城内歌钟起。
一夜东风吹满枝,片片花飞逐江水。
江水春流暮转深,江干日暖生紫蘋。
参差碧树波光里,荡漾红潮愁杀人。
忆昔郊原全盛日,芳菲千里春如织。
香车翠幰掩红妆,宝勒金羁跨紫陌。
陌上游丝争绕树,娇莺乳燕纷相度。
桃李蹊成白日斜,棠梨院锁黄昏暮。
谁料繁华类转蓬,纷纷堕紫又飘红。
杜鹃血染胭脂里,蛱蝶魂迷芳草中。
叹息年光空自好,玉颜零落凭谁保?
花谢花开无尽期,委地飘阶不须扫。
别有佳人敛翠眉,翩翩衫袖泪双垂。
明年依旧花争发,开落庭前知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