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画楼中住,春在落花中去;
想望几多时,自家知。
想了又还重想,望了又还重望;
愁比去年多,奈他何。
人在画楼中住,春在落花中去;
想望几多时,自家知。
想了又还重想,望了又还重望;
愁比去年多,奈他何。
这首《一痕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首句“人在画楼中住”,将人置于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空间之中,暗示着生活的精致与雅致。然而,“春在落花中去”一句,又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流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画面从静美转向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想望几多时,自家知”两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自家知”三字,透露出一种自我理解与内心深处的独白。这种情感的流露,既真实又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想了又还重想,望了又还重望”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通过反复的思考与凝望,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而“愁比去年多,奈他何”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不仅指出了愁绪的增长,也暗示了面对这种增长,主人公似乎已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无奈地接受。
整体而言,《一痕沙》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在时间流转中的思绪与情感变化,既有对美好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力感。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触动人心,引人深思。
吾宗孙子云鹤仙,荷衣蕙带神飘然。
朝吟屈子远游赋,夜诵庄生秋水篇。
五湖风月穷清赏,青雀为舻桂为舫。
二女祠前听凤箫,小孤舟北闻渔榜。
归来匹马逐嫖姚,环佩锵锵近九霄。
承恩日侍金銮殿,卜筑还依朱雀桥。
桥头流水清如玉,杨柳青青映书屋。
照座虽无鄂渚花,当庭亦种沅湘竹。
沅湘竹色报春迟,文玉疏疏只数枝。
客去每凭诗作伴,朝回偏与静相宜。
卜筑不雕亦不画,厅事门前仅旋马。
高题汉篆名可居,君作其中可居者。
人生出处本无端,坎止流行信可安。
君不见长安甲第连云起,赢得人间图画里。
神工剪水寒凝指,南浦颓云吹不起。
王郎气酣走马去,三尺龙泉拂流水。
玉壶愁破酒如兵,鹅管呜呜咽不鸣。
幽红啼露香凝幕,蜀锦缝衣寄君着。
象床醉卧紫氍毹,凤简封题草字书。
北树南云一千里,愿携径尺托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