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怕来时即去时,羁维欲借柳丝丝。
如何南陌相迎日,便茁青青送别枝。
为怕来时即去时,羁维欲借柳丝丝。
如何南陌相迎日,便茁青青送别枝。
这首诗《春来》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女诗人吴妍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柳树与离别之间的微妙关系,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春天生机的感慨。
“为怕来时即去时”,开篇以一种略带忧郁的口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感知。春天的到来,似乎预示着离别的临近,这种对相聚与分别的矛盾心理,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羁维欲借柳丝丝”,紧随其后,诗人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柳树之上。柳丝轻柔,仿佛能承载起人们的思念与离愁,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如何南陌相迎日,便茁青青送别枝。”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春天的景象。在南陌上,当春天如约而至,万物复苏之时,柳树却悄然生长出新绿的枝条,似乎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接与送别。这里,柳树既是春天的使者,也是离别的见证者,它在无声中诉说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这一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在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对生命之美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远寺有缁徒,殷勤久见招。
是日篮舆出,轻雨飒晨飙。
稽首谒佛像,焚香坐僧寮。
岂惟饭满钵,兼有酒盈瓢。
绝粮缺酒两堪悲,宁可无杯不可饥。
谩有黄花供老眼,正无红粒续晨炊。
太官羔酒何须羡,朝士茱萸亦谩思。
聊与重阳添故事,不妨乞米赋新诗。
噫嗟兮文公,岿然兮秘宇。
怅王室兮多难,独勤劳兮左右。
四国流言兮冲人不知,东征问罪兮慆慆不归。
大电以风兮天威震惊,弁启金縢兮衮衣有光。
公之心兮大成文武,公之子兮建侯启土。
山川兮附庸,奄凫绎兮龟蒙。
万子孙兮承祀,亿兆人兮仰止。
惟天子之叹嗟兮不复见于寤寐。
何莽新之假摄兮文奸言而欺一世,造作诡故而戕刘兮亦亟殄宗而绝嗣。
公之圣而德协天兮何妄人之辄自拟,俾其颠而不终兮天实表公衷而警后。
肃进拜于庙堂兮宜奉时之牲酒。
鼓钟兮在宫,琴瑟兮在堂。
神之格兮乐享,民欣欣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