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何所有,浊酒在床头。
手辄禁寒漉,身应为晚谋。
村中单骑入,灯下数行休。
赖得醺然卧,区区谁复求。
贫家何所有,浊酒在床头。
手辄禁寒漉,身应为晚谋。
村中单骑入,灯下数行休。
赖得醺然卧,区区谁复求。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饮酒(其二)》描绘了一个清贫书生的生活场景。首句“贫家何所有”,直接点出主人公生活的简朴,家中贫困没有什么贵重之物。接着,“浊酒在床头”暗示了他唯一的奢侈品就是几杯自酿的浊酒。在寒冷的夜晚,他用这浊酒驱寒,同时也借此思考人生,体现了他的深沉与坚韧。
“手辄禁寒漉,身应为晚谋”两句,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他在寒夜中独自斟酌,思考着如何在困顿中为自己谋划未来。这里的“漉”字,既指酒水过滤,也暗喻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挣扎。
“村中单骑入,灯下数行休”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孤独,他在昏黄的灯光下读书或写字,可能是为了寻求知识或出路。最后,“赖得醺然卧,区区谁复求”表达了他满足于微醉后的安宁,虽然生活简陋,但能安然入睡,不求人知,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的坚韧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透露出一种淡泊而坚韧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