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愁天子在房州,何事迎銮乏远谋。
不记庐陵幽废日,宫中亲自点牙筹。
无愁天子在房州,何事迎銮乏远谋。
不记庐陵幽废日,宫中亲自点牙筹。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历史上的某个皇帝在流放之地,对于皇位的继承和国家大事缺乏长远考虑的问题。通过“无愁天子在房州”一句,首先描绘了一个看似无忧无虑的皇帝形象,身处偏远之地,却未展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规划。接着,“何事迎銮乏远谋”则直接提出疑问,为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迎接銮驾(即皇帝返回)时缺乏周密的计划与策略。
“不记庐陵幽废日”,进一步指出这位皇帝可能忘记了自己曾经被幽禁或废黜的日子,暗示他对于过去的艰难时期记忆模糊,未能从中汲取教训。最后,“宫中亲自点牙筹”则暗指皇帝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仪式和形式,而忽视了实际的政治决策和治理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皇帝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以及对其行为后果的反思,表达了对统治者应具备长远眼光和实际治理能力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洞察与批判态度。
繁花烟暖,落叶风高。
岁月去如流,身渐老。
叹三十年虚度,月堕鸡号。
痛离散人何在,云沉雁杳。
浮萍断梗,任风水、东泛西漂。
万事总无成,忧患绕。
虚名何益,薄宦徒劳。
得预俊游中,观望好。
漫能出惊人语,瑞锦秋涛。
莫夸有如神句,鸣禽春草。
干戈满地,甚处用、儒雅风骚。
援笔赋归田,宜去早。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清白日;青镜里,增华发。
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负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
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