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银汉夕,艳艳华灯辉。
琅琅碧玉梭,轧轧流黄机。
纤手双袖卷,绣裙环佩垂。
明月斜照杼,秋风冷侵丝。
岂惜深夜勤,以为君子衣。
向晓已成匹,文彩郁芳菲。
中有芙蓉花,并头自相依。
迢迢银汉夕,艳艳华灯辉。
琅琅碧玉梭,轧轧流黄机。
纤手双袖卷,绣裙环佩垂。
明月斜照杼,秋风冷侵丝。
岂惜深夜勤,以为君子衣。
向晓已成匹,文彩郁芳菲。
中有芙蓉花,并头自相依。
这首诗描绘了织女在夜晚勤奋织布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和浪漫色彩。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银汉”、“华灯”、“碧玉梭”、“流黄机”、“绣裙”、“明月”、“秋风”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首句“迢迢银汉夕,艳艳华灯辉”,以“银汉”象征银河,夜晚的银河显得格外遥远而美丽;“华灯辉”则描绘了织女所在的织室中灯火辉煌的景象,与银汉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接下来,“琅琅碧玉梭,轧轧流黄机”两句,通过“碧玉梭”和“流黄机”的声音,形象地展现了织女工作的繁忙与专注。梭子的“琅琅”声和织机的“轧轧”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听到织布的声音,感受到织女的辛劳。
“纤手双袖卷,绣裙环佩垂”描绘了织女的动作,她轻盈地卷起双袖,身着绣裙,腰间挂着环佩,动作优雅而细腻,体现了织女的美丽与高雅。
“明月斜照杼,秋风冷侵丝”两句,将织女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具体化。明月斜挂,照亮了织机(杼),秋风吹过,使得正在织造的丝线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织女工作的艰辛与孤独。
最后,“岂惜深夜勤,以为君子衣”表达了织女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织出精美的衣物献给心爱的人,这种深情与奉献精神令人动容。
“向晓已成匹,文彩郁芳菲”描述了织女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织布的工作,所织之布色彩斑斓,香气四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有芙蓉花,并头自相依”以“芙蓉花”作为比喻,象征织女与心上人之间的爱情纯洁美好,如同并蒂莲一般相互依存,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织女勤劳、美丽、深情的形象,以及她与心上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