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蓬莱馆所见的景象以及他的内心感受。首句"朱门高柳画桥南",以繁华富丽的朱门和高大的柳树、精致的画桥,展现出一幅富贵人家的景象。"掠面风埃喜解骖",诗人骑马经过,微风吹散了尘埃,心情愉悦,仿佛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
"霁日偶逢春盎盎",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春天的气息浓郁,诗人偶遇此景,倍感欣喜。然而,"野人不惯屋潭潭",他自称为"野人",暗示自己并非官场中人,对于深宅大院的豪华生活并不习惯,更喜欢自然的宁静。
"堂中剩喜簪裾集",描述的是堂内宾客云集的热闹场景,而"楼上时闻鼓角酣"则增添了些许军旅或节日的气氛。诗人身处其中,虽然享受着热闹,但内心深处还是向往简朴的生活。
最后一句"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决定在黎明时分乘船寻找回家的路,希望回归农耕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简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