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名为《寄中岳颛顼先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隐逸生活向往和敬仰之情的诗句。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颛顼先生之后,也能领悟到先生所获得的道理,从某个人那里得到启发。这不仅是对颛顼先生学问的尊崇,同时也显示了诗人自己的修为和追求。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这两句通过松柏长寿比喻隐逸之人的高洁品格,而“儿孙老却身”则是说世俗的人虽然有着繁衍的子孙,但身体却早已疲惫,这里强调了隐逸生活超脱尘嚣,保持精神上的清新。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中静寂图景:夜晚的窗前是山峰的轮廓映衬着初升的太阳;而在寒冷的溪流和深邃的洞穴之中,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春意。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温暖。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超脱尘世,融入自然之中的向往。“云间不可亲”则是说这种境界虽然美好,却是难以触及的,只能在心中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颛顼先生的敬仰和山水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心境。
琼馆烟轻,银河风细,玉桥云锁方开。
晓虹千丈,宛转下天来。
人在水精宫里,行乐处、锦绣成堆。
仍相问,人间天上,何处有蓬莱。徘徊。
追往事,征南巧架,傅野怀才。
谩石驱东海,沙合龙台。
好是乐成初宴,红牙碎、声隐晴雷。
江天晚,游人未散,莫放隼旟回。
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
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
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至。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
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小堂人静,尊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
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瑶妃香透袜冷。伫立青铜镜。
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摇扇影。炎天永。
一国清凉境。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
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暝。
藕丝萦断归艇。
缺月欲峥嵘,鸣鸡有期信。
征人催夙驾,客梦未渠尽。
野荒多断桥,河冻无裂璺。
羸马踏冰翻,疑狐触林遁。
清风荡初日,乔木啭幽韵。
崧高忽在眼,岌峨临数郡。
玄云默垂空,意有万里润。
寒暗不成雨,卷怀就肤寸。
观象思古人,动静配天运。
物来斯一时,无得乃至顺。
凉暄但循环,用舍谁喜愠。
安得忘言者,与讲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