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
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
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至。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
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小堂人静,尊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
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
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
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至。
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
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小堂人静,尊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
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这首《永遇乐·其二》冬日席上的词作,描绘了冬季景色中的深沉与雅致。开篇“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以天空的厚重云层和寒冬将尽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下来,“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运用比喻,将冬景幻化为仙境,蝶舞其中,超凡脱俗。
“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借雁南飞表达离别之感,感叹难以传达的情感。梅花的绽放带来春天的信息,“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至”,暗示着生机勃勃的未来。
词的下片转向对美景和盛事的描绘,“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赞美了冬日园林的美丽和聚会的热闹。“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的怀念。
“小堂人静,尊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在宁静的小堂中,词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最后以宴饮欢歌的画面收尾,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欢乐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冬日景色为背景,融合了情感抒发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