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
独隐空山里,閒门几树花。
草生杨柳岸,鸟啭竹林家。
不是谋生拙,无为末路赊。
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
独隐空山里,閒门几树花。
草生杨柳岸,鸟啭竹林家。
不是谋生拙,无为末路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开篇“柔桑锦臆雉,相送到烟霞”写出了别离时的温馨场景,朋友们一同送别至云雾缥缈之处,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不舍。接着“独隐空山里,閒门几树花”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孤寂生活,独自一人隐居在空旷的山中,只有 閒门(闲静的门)旁边偶尔点缀着几棵花朵。
第三句“草生杨柳岸,鸟啭竹林家”更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诗人居所的河岸上长满了野草,杨柳随风摇曳,而在竹林中则有鸟儿欢唱,构筑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景。
最后两句“不是谋生拙,无为末路赊”表达了诗人对俗世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反映出一种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精神境界。这里并非是说诗人不擅长于谋求生计,而是他选择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不愿为了末路的繁华而去讨好或虚假地装饰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田园二载别,重到理蒿莱。
虽然吾年老,尚堪历陇崖。
比舍旧农侣,斗酒来追陪。
及时播嘉谷,引水灌新栽。
乘凉就茂树,踞地席青苔。
昼永眠深洞,朗吟荡胸怀。
童子为治食,搴蔬向篱隈。
两盂腹已果,千钟安用哉。
最喜延三益,妙道相取裁。
善言踰琼璧,良士杞梓才。
不藉好修士,谁与奠埏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