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次寡轮鞅,春深渐辍耕。
幽禽隔树小,滋蔓上墙生。
蒲长青堪把,桑空茧欲成。
自缘耽野趣,不是爱逃名。
野次寡轮鞅,春深渐辍耕。
幽禽隔树小,滋蔓上墙生。
蒲长青堪把,桑空茧欲成。
自缘耽野趣,不是爱逃名。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幽居杂兴十首(其四)》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首句“野次寡轮鞅”写出了诗人远离尘嚣,简朴的生活状态,车马稀少,无需忙碌。接下来的“春深渐辍耕”则展示了春天来临,农事渐歇的场景。
“幽禽隔树小”通过描绘鸟儿在树林间婉转鸣叫,暗示了环境的宁静和生机。而“滋蔓上墙生”则描绘了植物生长的盎然景象,蔓藤攀爬,显示出自然界的活力。
“蒲长青堪把”写的是菖蒲茂盛,可用作日常之物,朴素而实用。最后一句“桑空茧欲成”则点出蚕丝的丰收在即,暗示着农事的成果和生活的富饶。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他享受野趣,无意于世俗名利的心境。诗中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的情感投入。
积雨暗长夜,山行经险巇。
悲风撼林木,崖谷蔽参差。
远闻豺虎号,鬼燐弄光辉。
十步九失足,中心祗自持。
所适既迢递,黾勉焉可为。
道旁见明烛,抵宿依茅茨。
开户念生客,喜逢主翁慈。
暖汤趣妻子,然薪为更衣。
艰难又奚怨,少息非所期。
鸡鸣夜将旦,熟寐百无知。
欣戚一以忘,何有安与危。
生死宇宙内,旷怀亦如斯。
聊纪梦中事,谁当赓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