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
土异产灵瑞,永宜奉天明。
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
触热此经过,忽看风雨生。
平原走潢潦,河流浩新声。
斯须即开霁,灿烂云霞横。
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
土异产灵瑞,永宜奉天明。
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
触热此经过,忽看风雨生。
平原走潢潦,河流浩新声。
斯须即开霁,灿烂云霞横。
这首元代诗人胡助的《上京纪行诗(其六)赤城》描绘了赤城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石的色彩、城市的繁华以及自然界的瞬息万变。
首句“山石似丹垩,赤城因得名”点明了赤城山的命名由来,山石的颜色如同朱砂和石灰,赋予了赤城独特的地理特征。接着,“土异产灵瑞,永宜奉天明”赞美了赤城山的土壤独特,孕育出奇异的自然现象,适宜于敬奉天道,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敬之情。
“市廛集商贾,有驿通上京”描绘了赤城山周边的商业活动,市场热闹,商贾云集,同时还有驿站连接着上京,展示了古代交通与经济的繁荣景象。接下来,“触热此经过,忽看风雨生”则描述了诗人途经赤城时的意外经历,从炎热的天气突然转为风雨交加,突显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平原走潢潦,河流浩新声”描绘了雨后平原积水成河,河流发出新的声响,展现了雨水带来的自然变化。最后,“斯须即开霁,灿烂云霞横”则写出了短暂的风雨过后,天空放晴,云霞横空,呈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赤城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生活的热爱。
走马平舒道,初日明三峰。
岚光共淡荡,千丈青芙蓉。
伊昔临画图,但爱神仙踪。
安知复壮丽,翰墨难为工。
我行天地间,异景曾此逢。
至今想见之,秀气常冲融。
世事劳人生,壮年成老翁。
山中定见佳,恨未与君同。
功名贵早达,时俗轻小官。
念子两未适,出门何独欢。
古贤有禄仕,先圣戒色难。
义慊固为美,势卑岂足叹。
采兰岁云暮,接淅心不安。
宛转腰间丝,崔嵬头上冠。
车马有光辉,里闾有耸观。
勉旃爱玉体,自致青云端。
薄薄云蔽日,凄凄寒中人。
飞飞燕归蛰,漠漠雁来宾。
送子独无友,悲秋空病身。
登山复临水,便觉二毛新。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
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
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
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
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