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递相见,玄发惊蹉跎。
冥冥北邙路,去者何其多。
妻孥聚欢乐,志远身已讹。
功名无富贵,此路不可过。
可怜世上人,刺促鸣干戈。
金尊幸有酒,不饮将如何。
日月递相见,玄发惊蹉跎。
冥冥北邙路,去者何其多。
妻孥聚欢乐,志远身已讹。
功名无富贵,此路不可过。
可怜世上人,刺促鸣干戈。
金尊幸有酒,不饮将如何。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开篇"日月递相见,玄发惊蹉跎",表达了时光飞逝,白发渐生,年华易逝之感。此句也暗示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的"冥冥北邙路,去者何其多"则是借用古代行军之道,表达了对于前途的迷茫和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过客的感慨。这里的“北邙路”往往被用于描绘离别、征战等主题,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情怀。
"妻孥聚欢乐,志远身已讹"一句,则转向了家庭生活与个人抱负之间的矛盾。诗人在享受家人团聚之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远大志向的追求,但却因为身体已不再强健而感到悲哀。
随后的"功名无富贵,此路不可过",则是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面对社会竞争时的一种超脱。诗人认为,这条追求功名之路并非个人的正确选择。
"可怜世上人,刺促鸣干戈"一句,则是对那些为了功名和富贵而相互争斗的人感到悲哀。这里的“刺促”指的是互相激励、驱策,“鸣干戈”则形容战争的喧嚣,以此来描绘人世间的纷争与动荡。
最后,"金尊幸有酒,不饮将如何"表达了诗人的享乐主义态度。面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他选择用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这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对生命中简单快乐的一种珍视。
综观全诗,苏泂通过这首拟古体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功名、世态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无常的人生选择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