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行即目·其三》
《河行即目·其三》全文
明 / 凌义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点点遥山蘸碧螺,晴光共喜客帆多。

鱼梁约水依痕减,鸦阵排樯带影过。

索食神巫争上下,舞蛮小妓学婆娑。

惊涛乍息魂犹悸,渐及清淮放棹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河而行时所见的生动景象。首句“点点遥山蘸碧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远处山峦与碧绿的湖水相接的美景,仿佛山色轻轻触碰着湖面,形成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接下来,“晴光共喜客帆多”一句,不仅展现了晴朗天气下的明媚阳光,还表达了诗人对众多船只在河上航行的喜悦之情,营造了一种热闹而和谐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鱼梁约水依痕减,鸦阵排樯带影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河面上的动态景象。鱼梁是捕鱼的设施,随着水流逐渐退去,痕迹也渐渐消失;乌鸦成群结队地飞过,它们的身影映照在排列整齐的船樯之上,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这两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巧妙地融入了诗人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

“索食神巫争上下,舞蛮小妓学婆娑”则将视线转向了船上的人们。神巫可能是在为船上的乘客祈福或表演,而小妓则在船舱内跳舞,两者的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增添了船上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这里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风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船上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惊涛乍息魂犹悸,渐及清淮放棹歌”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突然平静下来的波涛时内心的震动,以及逐渐适应并享受起清静的淮河水景,开始放声歌唱的情景。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也暗示了从动到静、从紧张到放松的心境转换,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切换,展现了诗人乘船沿河而行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态的细腻捕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凌义渠
朝代:明

(1593—1644)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猜你喜欢

湖上杂兴四首·其三

水岸风回晚更凉,菰蒲零乱拂衣裳。

扁舟莫到花深处,恐碍波心片月光。

(0)

观城歌七首·其三

江日曈曈散晓鸦,湖田漠漠隐桑麻。

中丞本是阳春脚,散得东风与万家。

(0)

送毛东塘侍御北还后怀寄八首·其四

漫谈时事共伤神,白首丹心许国身。

归觐正逢长至节,六阴行且见阳春。

(0)

俞国昌大参小松二株

郁郁青松尺许长,似看颜色有风霜。

何时却睹干霄势,六月浓阴覆草堂。

(0)

悯雨奉答白岩光禄·其二

赤日帘栊如火然,野夫怀秋病欲颠。

安得海风吹霹雳,九渊呼起蛰龙眠。

(0)

次白洲韵赠黄教授二首·其一

贾生只合住长沙,三载江陵却寄家。

云静碧天秋日午,讲堂吟对木樨花。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